佛说二十难
佛说二十难网文 梦斋山人编制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怎么叫难呢?难,就是不容易的事情。容易的事情就不难了;不容易的事情就是难,这不容易的事情,就是逆,所谓逆境,是不容易明白、不容易认识的;这个容易就是顺,顺就是人觉得好受一点。那么这二十种难,就是人不容易做的。
1、贫穷布施难 你若有钱,想做布施,那是很容易来做布施的,因为你有。有,用一点也不算个什么;你若没有,而能布施,那才是真正的布施。因为你能做到所谓做不到的事情,这事才是真;你做得到的事情才去做,那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2、豪贵学道难 豪贵的人衣服多,钱也很多,并且有很多高尚的亲戚,又有很多有名望的朋友。在这时候,你教他修行用功,出家学道,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他一切都满足,一切都觉得很快乐,什么都很自由。所以,你要他修道,这是不容易的。
3、弃命必死难 弃命就是不要命了,但是即使你不要命,也不一定就可以死。好像有时候人想自杀,吃安眠药,吃得少了,他又活过来了,这就是想不要命,却不一定会死的。如果你想不要命,就一定会死,那就不难了!
4、得睹佛经难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武则天撰写的开经偈——看雪客注)这佛经是不容易遇着的,况且我们这人身也是不容易得的。今生得著人身,又遇到了佛经,还能听人讲佛经,这是不容易的,这都是无量劫以前你们就种了大善根。
5、生值佛世难 你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这也不容易。虽然现在佛灭度了,但还有佛法,还可以学佛,还可以修行,这都是很幸运的。
6、忍色忍欲难 这色欲——男女之情这种爱欲,是不容易忍的。你若能忍得住,能忍色、忍欲,对境界无心,能有忍力,这也是不容易的。你忍来忍去忍不住了,就颠倒了;忍来忍去忍不住,又颠倒了,所以这忍色、忍欲也是不容易的。
7、见好不求难 见到什么好事,你不去贪求,这也是不容易的。人人都是见着好就贪了,所以见好不贪求,这也是不容易的。
8、被辱不嗔难 侮辱就是对你不客气,对你很不好,这时候你不嗔恨,心里能像没有那回事似的,这是不容易的。不容易,你若能做,那就是过来人了。 9、有势不临难 有势,就是有权势。虽有权力,还是尊重人,不随便杀人,不随便欺负人,这叫有势不临,这是不容易的。虽不容易,但是你若能那样做,这是最好的。
10、触事无心难 触事,你无论遇著什么事,你要能以无心处之,以无心应付。事情来了,也不要紧,随缘处理;事情去了,更不要紧。事来则应,事去则静,这叫无心,没有执著心,没有妄想心。
11、广学博究难 广学,就是广泛地去学习;博究,是多多地研究,这也是不容易做的事情。
12、除灭我慢难 人人都有一个我慢,你若想要把我慢除灭了它,没有我慢,这也不容易的。
13、不轻未学难 你们各位先出家的,都要知道这一点,对没有学佛法的,你不能轻慢他。你若轻慢他,那就叫轻慢未学了。对不懂佛法的人,你应该用种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他,不应该轻慢他,不可轻忽他。在佛教里有这四种的不可忽:火虽小不可忽;龙虽小不可忽;王子虽小不可忽;沙门虽小不可忽。
14、心行平等难 人生在世,心要保持行慈悲平等是不容易的,但是也要去做。
15、不说是非难 若能不说是非,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我有个弟子说,他没出家以前,就不会讲是非。那么出家以后,在这儿反而学会说了。但是他还觉悟得很快,所以现在相信他又不会讲是非了。
16、会善知识难 会,就是遇。你能遇到善知识,这也是不容易的。修道的人一定要听善知识的话;不听善知识的话,在你还没有成正果之前,就信自己,任自己的性,那是不行的,终究会堕落,终究会招魔障的。
17、见性学道难 学道的人不容易明心见性,学道要能明心见性,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18、随化度人难 随缘随份来教化众生,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19、睹境不动难 你遇到什么境界,能不被这境界所转动,而能转动境界,这是很不容易的。
20、善解方便难 你能明白什么是方便法,用它来教化众生,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