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 七绝 仿陆游《示儿》
本帖最后由 当宽清凉 于 2019-1-3 17:54 编辑七 绝
仿陆游《示儿》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毛 泽 东
人类而今上太空2,
但悲不见五洲同③。
愚公尽扫饕蚊日④,
公祭无忘告马翁。
【注释】
毛泽东这首七绝首见于1958年9月作者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大字
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的批注。曾广泛流传。
①陆游(1125-1210):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著名
爱国主义诗人。《示儿》乃其临终绝笔。
②上太空”句:指随着航天技术的发达,1957年10月1日、1958年2
月1日,苏美两国卫星相继遨游太空。
③五洲:指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借指全世界。
④愚公: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故事最早见于《列子·汤
问》。因其立志移山,为子孙后代造福,不计眼前成功与否,以世俗之论,其
行甚“愚”,故名愚公。此处用以喻指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饕:贪甚曰
饕。饕蚊:贪食人血的大蚊子。此处喻指剥削者。
⑤祭:祭奠追怀。马翁:马克思。翁,对年长者的敬称。
附:陆游原诗
示 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读】
毛泽东借用宋代陆游《示儿》诗的韵脚、句法和某些词语,略加
改动,赋予新意。陆游悲叹的是“不见九州同”即国家的统一;他悲
叹的是“不见五洲同”,既悲叹其他国家没有同样的高科技,更悲明
这些拥有高科技的国家利用高科技作为推行霸权主义的筹码,使
五洲不能“同”。(这里也暗示了毛泽东后来一定要我们自己的卫星
上天;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原子弹的坚定决心。)陆游志愿于扫荡
侵略者,“北定中原”;毛泽东志愿于全世界各民族团结起来,用愚
公移山的办法,实现“环球同此凉热”的大同理想。这个理想境界,
正是马克思为全人类所指出、所追求的。所以,陆游仅要求“家祭无
忘告乃翁”,毛泽东则要求“公祭无忘告马翁”。
毛泽东在广州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大陆上的蚊子灭得差不多
了,当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港台一带,饕蚊尚多,西方
世界,饕蚊成阵。”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当时,毛泽东正在
全国发动”大跃进”运动。从这段话和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毛泽东
当时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思维脉络。
这是一首政论诗,既通俗易懂,又饶有韵味。其艺术上的特点是:
前后烘托,诗意突出。前两句,写出人类社会自然科学迅速发
展,人类的活动已由地球发展到了太空这方面的面貌变化,今人高
兴;但相比之下,社会制度的变化慢,地球上还存在剥削劳动人民
的资本主义制度,这就令人悲痛。一喜一悲,表达了诗人的革命情
怀,很富有感染力。这是一层。下两句,写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打倒
帝国主义,消灭资产阶级之日举行各种活动。在颂扬胜利时,干万
下要忘记告诉马克思的在天之灵。这预示着对将来的伟大胜利而
无比期待和无比高兴的心情!这胜利,这高兴,与第二句的“悲”,又
是一层对照,烘托。这样,诗人目前的着急、痛心与将来的欢欣联在
一起,革命的情怀与坚定信念就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善用比喻。愚公是我国古代寓言故事中跟自然作斗争的佼佼
者,用它来比喻无产阶级和全世界的劳动入民:用饕蚊来比喻资产
阶级。前者形象高大,后者卑微低下,既表达了诗人的爱憎分明,也
显示出前者必然战胜后者的坚强信念。
另外,此诗属模仿之作,独具特色:诗体、韵律相同,经作者改随
动,立意不同,主题深化,面目一新,读者喜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