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毛泽东读书的故事》毛泽东小时候酷爱读书,每晚都要在油灯下读书到深夜,甚至彻夜不眠,他的母亲怕他累坏,每到半夜就督促他睡觉,毛泽东就用深色纸糊在窗户上,使母亲看不到灯光。少年毛泽东就是这样刻苦自学,读完湘潭的乢,又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他的一生始终坚持博览群书,成为我们知识渊博、才能卓着的伟大领袖。
佛学小故事 快乐之道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拚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如是我闻,万法皆成
真修行者明白人身是为了完成生命层次升华而来,经过修持转变最终成就,真心回归大光明藏从而走向生命的升华和飞跃。明白如来藏,天地万法唯当人当下一念真心之所变现,时时觉知观照自心,清净自在的同时,保持努力精进心和遇事不退转的心,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心三藏是修行者知道什么是佛,你就是佛。从凡夫到分真即佛,你知道什么就是什么,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佛,由于无明的缘故变成了众生,现在明白了佛又回到了本位,明此理即是最好的修持。
通过听经闻法明白了尽虚空遍法界,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泥巴瓦块都有共同的佛性,万法都是一个念的变现,都是同一个本体,明此当下即是分真即佛,成佛就这么简单。
《法华经》《楞严经》多处证明,修行人没有离开讲堂,没有离开板凳就各自证到了不同的果位。诸佛菩萨语无戏论,我们依法不依人。
《楞严经》第六卷释迦牟尼佛委派文殊菩萨,通过二十五位圣人各述圆通法门,特意为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选择了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要我们从闻思修下手,即闻即思即修,首先要见到我们的真心本性,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带果行因,修因证果。
当我们见到果地觉的当下已经证到了果。悟道的当下即是证道,圆顿大法就是让我们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把握了当下就把握了万有,如果不这样讲,就失去了圆顿大法的法味,就体现不出不立阶梯,一步登天,成就于当下的殊胜,就不能与华开莲现相应,所以悟道就是最好的证,悟道就是最好的修,即悟即修即证,我们现在见到的真心本性和我们将来证到的真心本性是一个东西,所以叫无证而证,证而不证。
圆顿大法讲无修无证,一步登天,《法华经》里的龙女就是最好的印证,这是毫无疑感的,但是象龙女这样根基的人少之又少。我们讲无修无证的当下也不妨有修有证,这种修证无非是要加深我们对一心三藏的感悟,真正做到刻骨铭心,深信不疑,是个养悟熏修的过程,其实修的当下即是悟,修的当下即是证。
这种修一定是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修,明心见性是有次第的,所以修行人修行的正确方法就是要悟后进修,这和《楞严经》文殊菩萨讲的:“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讲无修无证的当下也不妨有修有证。一来防止我们见道不真,以此修行来影响更多的众生,自利利他。二来克服我们无量劫的习气毛病,不断提升我们的品位。三来通过悟后进修,培养我们的定力,做到定慧等持,福慧双修。
十三祖印光大师讲:“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看到这四句话,我们该做何感概啊!闻即往生,闻到了就往生了,当下转凡夫的业报身为菩萨愿力身,来的及修了吗?关键看你闻没闻,如是我闻,万法皆成,如是我不闻,万法皆不成。
圆教的菩萨,因为它的理论究竟圆满,彻法底源,开花的当下莲子就现前,修学者念念反观觉照,如实了知自心,时时让真心显现,直至彻悟本来圆满,解脱无碍。
也许,当你轮回再来 ,良师,巳经涅槃 。 良缘,消失不再 ,遍寻,三千大千世界 。无人再点你,化你、引你、度你、爱你、护你、疼你、送你。你爱的人,化成草木无情 ,爱你的人,早已飞升玉琼。茫茫天地只留下百年孤独,早知千年后的哀叹 ,何不当下努力修行此身。今生不度,何生再度此身。
随喜赞叹师兄法布施!功德无量! 感恩师兄法布施功德无量 感恩师兄法布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