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佛法——宗泰禅师悟道因缘
名人与佛法——【高僧传记】宗泰禅师悟道因缘汉州(今四川广汉县)无为宗泰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涪(fu )城(今四川涪陵)人。
宗泰禅师出家后不久,即孤身出游方,遍参丛席。后投五祖法演禅师座下。
一天,五祖告香日(大众燃香,礼请师家说法开示),法演禅师升座说法,举“赵州洗钵盂”之公案,让大众参究:有僧问赵州和尚:“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赵州和尚道:“吃粥了也未?”那僧回答道:“吃粥了也。”赵州和尚道:“洗钵盂去。”那僧忽然省悟。
宗泰禅师被法演禅师许可入室参请之后,一日,法演禅师重举此公案问宗泰禅师:“你道赵州向伊道甚么,这僧便悟去?”
宗泰禅师道:“洗钵盂去聻(ni,呢)!”
法演禅师道:“你只知路上事,不知路上滋味。”
宗泰禅师非常惊讶,便问:“既知路上事,路上有甚滋味?”
法演禅师道:“你不知邪?”
过了一会儿,法演禅师又问:“你曾游浙否?”
宗泰禅师道:“未也。”
法演禅师道:“你未悟在。”
宗泰禅师听了,心里一片茫然。就这样,宗泰禅师在法演禅师座下参学了五年,可是仍然未能契旨。
后来有一天,法演禅师升堂说法,环顾大众,说道:“八十翁翁辊(gun,滚动)绣毬。”说完,便下座。
宗泰禅师一听,便欣然从大众中走出,说道:“和尚试辊一辊看。”
法演禅师于是以手作打鼓势,并操着四川腔,唱起绵州巴歌云:“豆子山,打瓦鼓。杨平山,撒白雨。白雨下,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宗泰禅师一听,豁然大悟,于是连忙掩住法演禅师的嘴说:“只消唱到这里。”
法演禅师便哈哈大笑,回方丈寮去了。
宗泰禅师悟道后,即还西蜀,应四众邀请,于无为开法接众,后又移住正法。
宗泰禅师曾上堂云:“此一大事因缘,自从世尊拈华,迦叶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摩诃大迦叶。以后灯灯相续,祖祖相传,迄至于今,绵绵不坠,直得遍地生华,故号涅盘妙心,亦曰本心,亦曰本性,亦曰本来面目,亦曰第一义谛,亦曰烁迦罗眼,亦曰摩诃大般若。在男曰男,在女曰女。汝等诸人,但自悟去,这般尽是闲言语。”
说完便拈起拂子道:“会了唤作禅,未悟果然难。难!难!目前隔个须弥山。悟了易。易!易!信口道来无不是。”
这段法语,把禅宗最基本的精神传达出来了,关键是看吾人能否承担。可是,毕竟承担个什么?承担亦不得,不承担亦不失。虽然如是,境界却是两般。
佛法乃心法,乃生活中法。非宗教,非信仰,非文化,更非迷信,无非一个“真”字,它从哲学高度,科学层面揭示宇宙人生真理。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欲知佛法真实义,敬请深入学习,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吉祥加持法界!
建设论坛,只为传递正能量!
爱国爱党爱教!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悲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法华经》讲,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功德。 《楞严经》第六卷文殊菩萨讲: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倍未来,于此无门惑,方便易成就,堪已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