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妙严 发表于 2018-10-14 09:35:27

转载:什么是八识?……之(第七识)

第七识末那——思量执“我”之识
  第七识可称为意,又叫末那识,是思量之识,是心识中掌管思量的部份。第六识依它而立。
  它若遇外缘,随即生起你我之想,牢牢地执持着有一个“我”与外境相对。
  七识末那是六识之本,也是八识阿赖耶的主观部份,但它却错谬地视自己为心识的全部,不知有八识阿赖耶的存在,更不知自己活力软弱,难制前六识,却常为意识所转,统治之权常失。
  第七识共有十八个心所有法,比第六识所有的心所有法为少,故活动功能也自然比六识为少了;
  末那识有四个根本烦恼心所有法——贪、痴、我见和我慢,
  八个随烦恼心所有法——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和散乱;
  五个遍行心所有法——触、作意、受、想、思, 和一个别境心所有法——慧。
  这十八个心所有法,若遇外缘,便即生起。
  第七识能不断地审察、思量内外之境。十八个心所有法中,以作意、想与思的活动力最强,为七识之特色。
  无论末那识所起的心识作用是善是恶,都能影响第六意识,令它指挥前五识作业。因此,末那识活动时,便能指挥根身的活动。可是,它活动的时候却远比意识为少。这样,第六识便常代理他身口意的活动了。
为什么这现象会出现呢?  七识末那,虽然恒审思量,能指挥第六意识作业,但是在一般的众生里,七识的活动力都较六识为弱。这是因为不爱思考的人总比爱思考的人为多。就是最爱思考的人,在日常的生活里,大部份的时间,都倚赖第六识的惯性活动去处理日常的刻板事务;真正要思考的时间,其实很少。
  因此,七识便常备而不用,在审察思量力不生起、或虽生起而不强、或还未能即时生起的时候,活动力极强的第六意识,便会自作主张,抢先地根据惯性,引发身口意的活动了。
  第六识机械、惯性的活动,本从第七识末那以往的思惟决定而起,或偶然随意的反应而生,现在却倒转来影响了七识未来的决策,使它恒依惯性行事,令惯性更牢固。有时在七识能够作出思惟活动之前,六识机械的反应已经出现,身口意的活动早已不自觉地引发了。
  到这时候,七识要控制六识的活动,也倍感困难。
  六七两识就是如此互相薰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了。
  一般的众生,虽然少用七识的思量能力,却无时放下它的“我执”作用。只要心识的任何作用一生,那“我执”便同时并起。
  就是因为这“我执”的生起,众生便镇日与外境恒起差别,与人生你我之想,妄念频生,争强斗胜,永远难知万法同体、你我本一了。
  七识末那使众生感到有一个“我”在感受与做作,使他误认这“我”是心识之主体。
  心识之主,其实是形相微细、凡愚难解难知的第八识阿赖耶。

当宽清凉 发表于 2018-10-14 10:04:43

南无阿弥陀佛

妙法莲华828 发表于 2018-10-14 10:27:26

阿弥陀佛   感恩合十

摄心妙法莲华经 发表于 2018-10-14 11:28:29

阿弥陀佛!七识之妙!令末学大看眼界!感恩师兄!

李长军LCJ 发表于 2018-10-14 18:39:02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感恩

普霞妙光 发表于 2018-10-14 22:01:03

随喜赞叹!感恩分享。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什么是八识?……之(第七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