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妙严 发表于 2018-10-7 18:51:05

三十二相详解第二十八、“梵音深远相”

本帖最后由 法华妙严 于 2018-10-7 19:05 编辑

第二十八、“梵音深远相”    “梵”,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简省,意为“清净”、“寂静”。佛的音声清净、能远传遥闻,这是过去世修口德,身口意三业都清净所得的果报。    当年世尊在世说法是在旷野,不是在讲堂,讲堂有墙壁,声音无以拦住,他没有。听众那么多,跟著佛不离开的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另外还有临时来听二、三天,或听一、二个星期,或听三、五个月的非常随众。换句话说,佛讲经听众至少是三千人以上的场面,却没有现在的扩音器。如果讲经时坐在后头听不见,人家都跑掉了,所以佛的音声一定得非常宏亮,能远闻。佛的声音,却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柔和亲切、美妙悦耳,而且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若于普通人,无论如何皆不能达到。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解之曰:梵声相(brahma-svara),又称得梵音相、声如梵王相、梵音声相、梵音相、梵音可爱相、得梵音声其语雷震相、得梵音声相、得大梵音相、梵音深远相、梵音词韵和雅犹如天鼓相、梵音深远如迦陵频伽声相、弘雅梵声相等。谓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微妙最胜如迦陵频伽之音,令闻者爱乐得益无量。佛在因位时,于无量世中自不恶口、说实语美语,令人不恶口、教善语、不谤正法,远离粗恶语,制守一切恶言而感得此妙相;表闻者随其器得益、生善无杂乱,大小权实能了解而断惑消疑,常爱乐欲闻。    《三藏法数》云: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大智度论》卷四载:梵声相(梵brahma-svara ),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大般涅槃经》载:若菩萨摩诃萨不讼彼短。不谤正法。以是业缘得梵音声。    《优婆塞戒经》载:“为菩萨时。于无量世。恒以软语先语实语教化众生。是故先得八梵音相。”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  

普霞妙光 发表于 2018-10-7 22:49:53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一切善知识!

揭阳当华 发表于 2018-10-8 22:41:43

阿弥陀佛。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十二相详解第二十八、“梵音深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