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不动如来 发表于 2018-10-1 10:40:28

怀进法师:十界互界

 怀进法师著述
  由于众生的每一念心,逐情偏起意念,在于迷悟之境,而与十界相应,成为十种境界,即:地狱界、畜生界、饿鬼界、阿修罗界、天界、人间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和佛界。那么这十种法为什么称之为十法界呢?《法华玄义》第二卷上云:

  一、十数皆依法界,法界外更无复法,能所合称故言十法界也。二、此十种法,分齐不同,因果隔别,凡圣有异,故加之以界也。三、此十皆即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地狱,是趣不过,当作即理、更无所依,故名法界。乃至佛法界,亦复如是。[19]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总共有十种生命类型: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就“法界”的意义而言,有差别、无差别、平等的三面。如果从空观的角度看,法界是无相、无差别的;如果从假观的角度看,法界则呈现十种各自不同的差别相;如果从中观的“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的角度看,则法界差别平等不二。

  天台宗有名的“十界互具”思想,说明了十界互具互融的关系。十界的每一界,都互相本具其他九界于自己之中,而自成一小宇宙。例如佛界内具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之九界。十界的每一界都是同格、都是全体、都是绝对、都是完全的法界,与包摄十界差别的“一大囧琺界”无别。因此,在这意义上说,大囧琺界与小法界、大宇宙与小宇宙无别。所谓十界的每一界都是法界的全体,详言之,即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的每一界,都是全法界,一言以蔽之,即在个别中显全体。

  如果再从道德、哲学和宗教三种立场分析十界互具之理,还可以发现十法界不仅具备以上这三种性质,而且任举一法,任指一物,皆具十法界之理。一心具足十心,一法界具足十法界。相互间只有隐显之差,而无相隔之别。任何一界均具其他九界性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首先从道德的立场看,地狱是最“恶”的世界,佛界是“最高善”的世界,有情可以从最恶的世界一级一级修行到最高善的佛界,由此,可以说十界是伦理性的世界。其次以哲学的立场看,十界有互具的哲理,并且十界也是全体性原理的具体表现。再次从宗教修持的立场看,地狱是最“迷”的世界,佛是最高的解脱界,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各界,都是修持递进的阶段。由此可知十法界是集伦理、哲学和宗教三种性质于一体的世界观。

  从性具哲学看十法界,不仅是一界具足十界,而且是一心具万象。例如在地狱界中,含具饿鬼、畜生、人、天乃至佛的法界,在饿鬼乃至佛界也同样具足其他九界。

  综上所述,智者大师十界互具的思想,表现了天台圆教的“圆融世界观”,即一事具足一切事、一物具足一切物。一切的现象,皆是法性的体现。而法性的本质,又是一多相即、一异相入的。这相即相入的性质,是“空”、“有”的妙理现象,是绝对中道的辩证法因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正是法性(本体)的现象,并非是离开本体而另外存在,所以才能够相即相入。本体和现象,是一物的两面,性具的实相也并不是离开现象而另有,所以说:“当体即空,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法性的特征,有一即一切的具足性。例如,我们的心,现起快乐心(天)的时候,其他九界的心并非都没有了。所以一心还是一心、一身还是一身,只是因由其作用的不同,而分其界隔而已。宇宙本体的实相是不增不减的,只有隐显之别(用中所显),并没有新生或旧退。因为,真理是不生不灭、非一非多、即多即一、本具如如的。所以举一即举一切、一切不失一、一不失一切,身心居一界时,其他九界仍就存在。融会了“空”的平等和一切事相,是不多不少、不一不异的,超越了一切相对和数量,所以它有一种不生灭、不增减,而又无不包含的自在性。万象既是“空”,那么一一的现象,都有其自在性和绝对性。由此可知,一一事物,皆是具足一切性的。

当宽清凉 发表于 2018-10-1 17:08:02

南无阿弥陀佛

当宽清凉 发表于 2018-10-1 17:08:00

南无阿弥陀佛

当恒心净若莲华 发表于 2018-10-1 17:18:11

顶礼妙法莲华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李长军LCJ 发表于 2018-10-1 19:10:16

一即无量无量即一

当香妙如 发表于 2018-10-1 20:19:30

南无阿弥陀佛

zhuifengkuaidao 发表于 2018-10-1 22:29:50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妙音传法华 利乐普天下

普霞妙光 发表于 2018-10-4 19:04:54

所谓十界的每一界都是法界的全体,详言之,即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的每一界,都是全法界,一言以蔽之,即在个别中显全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怀进法师:十界互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