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讲「贯」
首先讲「贯」。方便法来解,如果我们讲一句话不连贯的话,人家会感到莫名其妙。比如说「我要吃饭」四个字,你不能变成「饭吃要我」。写一篇文章,必须要连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你比如说,「礼拜天,我跟老爸去看打篮球,来到了游泳池,里面人满满的,真美啊!」这篇文章老师会不会给你打分?给你打叉重写,是不是?不要看成是讲笑话,从方便法来理解究竟法才能契入。所以树叶上写的字,能不能搞颠倒啊?那么作为佛经来讲,可以说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在讲行善积德,就跟我们讲话写文章一样,中间一点点不含糊的,那也叫贯;如果三藏十二部经讲我们行善能够得福报,断恶要得罪;一会又讲行善能得恶报,行恶能够成佛,这是不是颠倒了?三藏十二部经不敢颠倒的,这叫「贯」。可是到了《法华经》《楞严经》一反常态。佛法的真谛不是善不是恶,就是讲一个「真」。《楞严经》讲,但有言说(指自然、因缘之法),都无实义;《法华经》把其它诸经判为「诸法戏论之粪」39,是不是不贯呐?而正法只讲真实。是非好坏善恶、佛菩萨、魔鬼妖怪、牛鬼蛇神、泥巴瓦块统统都是我,统统是一尊佛,统统是一个念。很奇怪的是,通过不贯而独尊于《法华经》《楞严经》,等我们真正明白「三藏一心」以后,反而统统都贯起来了。原来判为戏论之法的那些三藏十二部经是不是统统都是《妙法莲华经》呐?妖魔鬼怪、泥巴瓦块是不是统统都是《妙法莲华经》?
三藏十二部经由贯到不贯,再由不贯到一贯一切贯。所以当初讲的贯是不是方便说?再后来讲不贯,在讲不贯的同时把一切的是非好坏是不是已经统统贯起来了?有没有心外之法呀?这就是圆顿大法——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40。
这个「贯」是不是「契」啊?注意,佛法不坏世间法。你不要说儿子没有考上大学,就跑去问老师说——印广法师讲的,错的也是对的,你怎么不给我儿子上大学?我们的智慧无所不包,这个心既能高贵也能愚痴。如果它只能高贵,只能聪明,不能愚痴,它妙不妙?不妙。它可以各种各样地变现,既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几根毫毛一吹,变来无量的孙悟空金箍棒;也可以一念变现出无量的诸佛菩萨、天人鬼畜。节选自《阿弥陀经讲记》
三藏十二部经由贯到不贯,再由不贯到一贯一切贯。 在讲不贯的同时把一切的是非好坏是不是已经统统贯起来了?有没有心外之法呀?这就是圆顿大法——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