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心安然 发表于 2018-9-26 04:37:47

我们常说的正知正见,何为【正见】?

八圣道分中,第一个圣道叫「正见」。正见就是佛知佛见(小乘法指四圣谛法,大乘法指一乘实相),与世间法相对照,属于世界观问题。所谓世界观,就是我们怎样从全局上、根本上、战略上来把握对世间万事万法的认知。世界观的改变是一个根本的改变,也就是讲心法啊!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一切都是受世界观的支配,叫「正见」,由正见才演绎出以下的七种正道。

第二个圣道叫「正思维」。世界观是一种根本的知见,在其指导之下,我们对于自身以及对于周边的社会环境、人事环境、自然环境,怎样去看,怎样去思考,怎样用心来分析,叫「正思维」。

清净心安然 发表于 2018-10-9 09:15:02

正见就是佛知佛见,与世间法相对照,属于世界观问题。所谓世界观,就是我们怎样从全局上、根本上、战略上来把握对世间万事万法的认知。世界观的改变是一个根本的改变,也就是讲心法啊!

清净心安然 发表于 2018-10-26 11:05:14

      真修行者明白人身是为了完成生命层次升华而来,经过修持转变最终成就,真心回归大光明藏从而走向生命的升华和飞跃。明白如来藏,天地万法唯当人当下一念真心之所变现,时时觉知观照自心,清净自在的同时,保持努力精进心和遇事不退转的心,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心三藏是修行者知道什么是佛,你就是佛。从凡夫到分真即佛,你知道什么就是什么,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佛,由于无明的缘故变成了众生,现在明白了佛又回到了本位,明此理即是最好的修持。         通过听经闻法明白了尽虚空遍法界,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泥巴瓦块都有共同的佛性,万法都是一个念的变现,都是同一个本体,明此当下即是分真即佛,成佛就这么简单。          《法华经》《楞严经》多处证明,修行人没有离开讲堂,没有离开板凳就各自证到了不同的果位。诸佛菩萨语无戏论,我们依法不依人。          《楞严经》第六卷释迦牟尼佛委派文殊菩萨,通过二十五位圣人各述圆通法门,特意为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选择了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要我们从闻思修下手,即闻即思即修,首先要见到我们的真心本性,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带果行因,修因证果。                当我们见到果地觉的当下已经证到了果。悟道的当下即是证道,圆顿大法就是让我们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把握了当下就把握了万有,如果不这样讲,就失去了圆顿大法的法味,就体现不出不立阶梯,一步登天,成就于当下的殊胜,就不能与华开莲现相应,所以悟道就是最好的证,悟道就是最好的修,即悟即修即证,我们现在见到的真心本性和我们将来证到的真心本性是一个东西,所以叫无证而证,证而不证。         圆顿大法讲无修无证,一步登天,《法华经》里的龙女就是最好的印证,这是毫无疑惑的,但是象龙女这样根基的人少之又少。我们讲无修无证的当下也不妨有修有证,这种修证无非是要加深我们对一心三藏的感悟,真正做到刻骨铭心,深信不疑,是个养悟熏修的过程,其实修的当下即是悟,修的当下即是证。         这种修一定是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修,明心见性是有次第的,所以修行人修行的正确方法就是要悟后进修,这和《楞严经》文殊菩萨讲的:“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讲无修无证的当下也不妨有修有证。一来防止我们见道不真,以此修行来影响更多的众生,自利利他。二来克服我们无量劫的习气毛病,不断提升我们的品位。三来通过悟后进修,培养我们的定力,做到定慧等持,福慧双修。

非凡(_y30in 发表于 2018-10-26 22:44:28

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一切都是受世界观的支配,叫「正见」,由正见才演绎出以下的七种正道。

非凡(_y30in 发表于 2018-10-26 22:45:19

明白如来藏,天地万法唯当人当下一念真心之所变现,时时觉知观照自心,清净自在的同时,保持努力精进心和遇事不退转的心,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常说的正知正见,何为【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