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解释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这是对以上心地法门的总结,解释为:我们应该明白呀,这个如来藏心地法门,这个「般若波罗蜜多」啊;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摩诃神咒,是摩诃明咒。这里的「大」字,由摩诃翻译而来。前面从时间、空间、万法、万相这四种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个大。简而言之,这个「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这就是「一心三藏」。大神咒的「神」,就是表我们的智慧妙用、报身功德,「大」就是我们的法身、本来面目;「大」和「神」变现为咒,咒有音声震动、有文字语言,这就叫化身功德。那么,这个经明明不是咒啊,为什么把它说为咒呢?因为咒是无量义,是秘密义,是尊重义。也就是说明白了《心经》的法理法义,你就把握了一切的万法。明白了「一心三藏」,明白了万法皆由一念之所变现,就等同于你把握了宇宙人生的全体。对这个「咒」啊,应作如是的观照。因此呢,以「咒」的无量义来比喻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神通法力不可思议。那么我们讲诸佛菩萨那个神通法力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外道鬼神那种神通法力是不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啊?是不是我们的智慧妙用啊?都是啊。问题是你在明心见性之前,执著于那一点点鬼神道的妙用,你不能解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呵斥你这是外道,你不能成就,害了自己。是大明咒:前面的「大」,仍然是指我们的真心本体;后面的「咒」,仍然是指我们的化身功德;这个「明」,仍然是指我们的报身智慧妙用。但是这个「明」,跟「神」又有区别。「神」为因,「明」为果;「神」为能,「明」为所。比如我刚才喝水在没有发生之前,我能喝水的这个能在不在呀?虽然在,它有没有现出相来呀?(没有),这叫「神」。当喝过以后,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我们的能现出来了,是不是呀?这就叫「明」,这个「明」当下是不是那个「神」啊?这叫智慧妙用。是无上咒:'无上'二字是表述前面'大神、大明'它的特征。怎么「无上」呢?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没有上,没有下,没有前后、左右、中间、内外;也没有黑、白、空、有;没有一切的分别;没有一法不是我,是包罗万相。所以这个「无上」呢,你不能把它解释为是世界冠军、是第一、它最高。有人讲连等觉菩萨都是「有上」,只有佛才能讲无上——这是百分之百的依文解字。世间人常常批评小孩子没上没下的,小孩子没上没下叫天真,这叫歪打正着。我们就是没上没下,没我没你没他,都是一个念。「无上」二字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如是我闻」——「无」就是「阿」;「上」,就是「弥陀」。是阿弥陀咒。「无」就是「如」,「上」就是「是」。是如是咒,是如来咒,行不行啊?我们要懂得把相关的概念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是无等等咒:有些解释说:这个咒啊,不要说比它高的,跟它平等的都没有啊,仍然把它说成世界第一——那么圆顿大法来讲,是进一步重复不二法门。如果有一个等,是不是就是二呀?那么对「有等等」说「无等等」,明白吗?是对有说非有;对空说非空。注意,本来就没有两个东西等在这里,你说无等等,是不是说胡话呀?本来是一个东西,你怎么讲「无等等」呀?一定是有两个东西现前,他讲「无等等」,明白吗?所以对「有等等」说「无等等」,这叫不二法门,当下即是一,当下即是二。当下是一,当下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一即是无量。这里连用四个咒加强说明,我们一念具足无量智慧德能。同时要体会出咒是密,经是显,显密是不是一呀?那咒跟经是不是「一」呀?你明白了经文的法理法义,就是懂得了咒。你有没有必要去对咒再进行其它的解释呀?对大悲咒、楞严咒进行翻译,还把它解释——诸佛菩萨从来没有这个规矩。没有翻译咒文,更不要说解释咒文。咒是无量义,你怎么解释得清楚啊?咒是秘密义。你就是懂得了,你都没有权力来公开;而且咒文并不是梵文,它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节选自《心经讲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