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佛法————译经巨擎:鸠摩罗什法师和玄奘菩萨
本帖最后由 兹心非心 于 2018-9-22 21:11 编辑名人与佛法————译经巨擎:鸠摩罗什法师和玄奘菩萨
《维摩诘经》的翻译者是谁呢?是姚秦时代的三藏鸠摩罗什法师,这个“三藏法师”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称呼的,必须通达经、律、论才可以称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法师其实是以居士身来翻译经典,他为了要完成广弘佛法的志愿,最后不得不屈就于政治势力的压迫而还俗,但是他的心是出家的,是不现声闻相的菩萨,他翻译的经典特别注重典雅,所以他的译文非常的优美。因此,就有很多人批评他说:“你这么注重典雅,是不是会失掉佛意呢?”他就立下一个志愿说:“今天我所翻译的经典,如果没有违背原意的地方,那么我死后荼毘,舌头不烂。”果然他死后火化,舌头并没有烂坏。
其实那些批评他的人,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翻译的经典是大乘了义经,那些俱舍宗的大师们觉得太深奥又读不懂,心里又只崇信俱舍宗的缘起性空六识论,不相信八识论的真常唯心妙义,所以故意诽谤他的翻译不准确;背后的目的,其实是在反对大乘法,并不是以他作为批评的主要目标。
那么相较于鸠摩罗什法师,玄奘菩萨译经的时候就有一点不同了,除了顾及典雅以外,玄奘菩萨他还要顾及的,是要求译文完全没有错误,所以有时候会有一些直译的部分;因为他不想有一丝一毫的错误来负担因果,他很注重因果。但是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就比较注重典雅。所以综合下来,我们必须知道译经有三个要点,就是:信、达、雅。
“信”就是译出来的经典要让人能够完全相信,也就是说,要有十足的公信力,不能以自己的意思来译。
第二个条件要“达”,达的意思是说,译经的人一定要通达佛法,最好是有初地的证量,不然至少也要已经证悟,才能够把诸经加以贯通,译出来才会通达;如果是还没有悟的人译经,有一些地方就不免会译错。所以,一部经有很多的译本,我们都是很欢迎的;因为当证悟了以后,可以从很多的译本里面去观察哪一些地方被什么人译错了!经过比对不同的译本以后,就可以求出最正确的法义。所以,大善知识注解《楞伽经》时,每一段都是以三个译本去对照,然后才作注解;编辑《三乘唯识》时的断句,也是对照不同的译本来断句或修正错别字,是很注重参考不同译本的。所以,第二个译经的条件是要通达。
第三个是要典雅,“雅”都是在翻译之后,通常译主本身是直译的,然后最后选一些比较有文学素养的人,一一来把经文润色;譬如译出来时好像前后段太生硬,就加上起承转合;哪个文句太直接,就换一些高雅的字句;最后再交由译主,也就是主持译经的人再来看有没有违背原意,这样虽然文字比较典雅了,但是仍旧都不能违背信、达二字,这是译经时最重要的三个条件。
《维摩诘所说经》,有时候又称为《维摩诘经》或是《维摩经》,玄奘菩萨翻译的译本又称为《无垢称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是音译,它的本意是清净的名称;清净就是“无垢”,名称就叫作“称”,所以合名“无垢称”;因此古来很多人注解此经时,不写作《维摩诘经》”也不写作《无垢称经》,就直接叫作《净名经》,净名二字指的就是 维摩诘大士。--佛国品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顶礼诸佛菩萨!
顶礼祖师大德!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阿弥陀佛!感恩分享! 阿弥陀佛!
顶礼祖师大德!
弘传佛法!
合十感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