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大之谜就是“我是谁”?现在的“你”究竟是谁?
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渴望与本能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等等,他们之前或之后都有无数的先哲们在追求真理,追求一个被称为终极真理的真理。
那么,这些先哲们追求的所谓终极真理到底是什么?
最深的往往是最浅的,最浅的往往又是最深的。这个终极真理就是——“我是谁?”!
“我是谁?”,猛然一听,似乎这是一个荒谬而又可笑的问题,一个人活着,难道连自己都不认识吗?是的,很少有人认识。
“我是谁?”这是人类最为艰难和困惑的一个科学命题,是人类的千古之谜,也是人类的千古之问。
我是我生命的主人吗?如果是,我能主宰自己的生死吗?如果不是,主宰我生死的又是谁?谁让人成为人?谁让我成为我?我究竟是谁?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说:“人生百年,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
被尊为道教三清之一的老子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儒家的代表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伟人毛泽东也曾在诗中写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关于生命、宇宙的真相,谁又没有想过、问过呢?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深究,而是选择了回避。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中就曾镌刻着这么一道神谕:“认识你自己”。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一个不认识“我”的人,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的事业多么成功,无论他的资产多么丰厚,无论他的身体多么健康,无论他的人生多么安逸、“幸福”,他依然是一个极其可悲、可怜的人,说穿了,不过是一只没有“头”的苍蝇,一个被“无明”牵引的行尸走肉。
以智慧与财富著称于世的一代帝王所罗门就曾发出这样的慨叹:“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
清朝顺治皇帝也说出同理的话:“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人的痛苦与挣扎来自内心的浮躁,内心的浮躁来自人自我的迷失。迷失自我的人,由于不认识自己,他们的心就不能从“道”出发,只能被现象所牵引,现象在不停地变化,他们的心也跟着在不停地变化,“树欲静而风不止”。
迷失自我的人,无法享受到内在生命的逍遥与安宁,只好靠外在的物质和虚名来满足里面的空虚,并以此来定义成功与自我价值,以及人生的意义。表面上他们自私,实际上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自、什么是私,名利成为了他们的生命,他们活着完全是活给别人看的,即敏感又脆弱,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
名利导致了人们对物质的过分依赖与追求,导致了人们对大自然无止境的贪婪索取与破坏,其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
人类不和谐,社会不和谐,家庭不和谐,人自身不和谐,物欲横流与贪污腐败,这些所有的根本都在于人迷失了自我,为了证明“我”存在的价值,他们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地追求名利,就像吸食了毒品一样,最终死在无明的黑暗里。
迷失自我的人就是以“小我”为中心的人。当一个人以“小我”为中心看待自己及周遭一切的时候,他与环境、与自我之间是割裂的,这种割裂的体现就是矛盾——“我”与“对象”的矛盾,“我”与自己的矛盾。当人生活在矛盾中,就会形成思想与情感高低起伏的落差,这种落差导致的结果就是烦恼,人生烦恼,烦恼人生。
以“小我”为视角看待外在的一切,就是以点看待面,“点”在“面”的包围下,就会表现出孤独与压迫,颠倒、妄想、执着,人生没有归属感,内心无法安宁,只能跟着感觉走,成为欲望的奴仆,美其名曰“顺其自然 ”。
《楞严经》里“认物为己,认己为物”具双重含义
在迷惑颠倒时:
认物为己:我们的肉团身与身外的天人鬼畜,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泥巴瓦块都是同样的四大所组成,既然都是物体,但是我们却只执着这个小小的肉团身为自己。
认己为物:本来天人鬼畜,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泥巴瓦块都是我们的心,都是自己的心所变现,却把这一切当做身外的他物。
在明心见性后:
认物为己:认天人鬼畜,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泥巴瓦块,一切万物都是自己,没有谁不是谁,都是当下一念心变现的。
认己为物:认识到了自己这个肉团身与天人鬼畜,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泥巴瓦块,一切万法都是一个本体。
迷惑时,把自己与万物分别对待开来。
觉悟后,自己与万物当下圆融为一心。
佛与众生本来都是同一大光明藏所现。
众生以攀缘心向外看,就有了你我他,有情无情的分别对待,有了对立就不自在了,冤枉的搞六道轮回。
佛菩萨通过现象看本质,追本溯源,明白了一切众生都是一个本体,当下心得自在解脱。
比如:一颗菩提树,愚者只看到了它的树干,树枝,树杈,树叶。智者通过眼睛看到它的树干,树枝,树杈,树叶。当下就明白了那个眼睛看不到的树根是整棵大树的根本之处,树干,树枝,树杈,树叶,当下就是树根,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本是一体。
所以,愚者与智者的差别就是一念之间。佛与众生的差别也是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世界观的认知,方向对了,成佛了生死,直达目的地。方向错了,迂曲轮回受苦,无有休止。
转开心般若
真心本无迷悟,但能显迷显悟。迷本无根,悟非生迷。觉迷迷灭,知迷即悟。
借假修真真亦假,执有执空空非空,非空非有真道理,显空显有妙无穷。
圆顿大法,把握万有,活在当下。相的当下就是性的显现。性的当下就是相的本体。性相一如,体用不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人当人当下,一个心,一个念的变现。何为变现?识为用故变,心为体故现,万变皆心现,因现故有变,以现解释变,以变观照现,悟心因变现。无论怎么变现,台前众角色,幕后一个人。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如果人人都懂一心三藏如来藏的道理,明白了一切万法皆是一真之人一念之所变现,生生世世大解脱!
愿《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大法弘遍尽虚空遍法界,众生回归智慧大光明藏,觉悟本心,圆满无上菩提!阿弥陀佛! 一切众生无始劫来多生多世都曾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只是由于隔阴之谜而生生世世不能相认乃至相互计较相互伤害。 从而相互受报轮回生死苦不堪言! 其实,就“如来藏”真实义而言,一切众生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树木花草,风云雨雾,泥巴瓦块,乃及红黄黑白,是非长短,香甜苦辣酸臭,有情无情,一切众生无非一真之人一念变现而已!如人在梦,梦中人事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仔细想来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梦想变现而已呀!果真明了,深信不疑,当下蒙佛授记,了生脱死! 转凡夫业报身为菩萨愿身再来,愿身现来!“如来藏”包括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就是我们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来面目。不空如来藏:就是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风云雨雾,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空不空如来藏:我们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来面目,它本来具足一切万法,这就叫做空不空如来藏;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当下就是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来面目所变现,这就叫做不空空如来藏,也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当下就是一个东西,也就是十法界的万法当下就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这就叫做一心三藏。用做梦来观照一心三藏,这梦中有老爸老妈、同修同事,还有牛马猪羊,还有好人、坏人、强盗、土匪,还有香蕉苹果、桌子板凳、刮风下雨、牛屎狗粪,这一切梦境就叫『不空如来藏』。虽然梦境万千,正在一边打呼噜一边做梦的那个人他如如不动,这就是『空如来藏』。梦人当下就是梦境,这叫做『空不空如来藏』;梦境当下就是梦人,这叫做『不空空如来藏』。『不空空如来藏』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当下就是『一个念』即一心三藏。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梦,每一个人都有那一个念,而且我们不能分开这是我的念,那是你的念,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天人鬼畜就是一个念,在佛法里叫『阿赖耶识』,叫『第八识』。我们正在做梦的人那个念叫第七识,第七识是无量,第八识是一,『无量的第七识』就是『一个第八识』,『无量的万法』就是『一个念』,就是『一个阿赖耶识』。梦中的境界,从有情到无情都是这样。
愿以此功德 普及与一切
我等于众生 皆共成佛道 世界万法的生生灭灭,并不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在生灭。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可以随缘显现出生,显现出灭。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在生非生,在灭非灭。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不是生不是灭,它可以示生示灭。
怎么圆离呢?生的时候即是灭,灭的时候即是生。生和灭都是一个东西在变现。 一念万法,万法当下一念!明理即解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