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谈佛教(――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虔心奉佛并真实履践。林则徐早年进入仕途,有缘得闻佛法,即深信不疑,亲书《弥陀》、《金刚》、《心经》、《大悲》、《往生》等小册经咒,随身携带,虽政务繁冗,坚持课诵,行持诚笃,终生不变。受佛法熏陶,并深信力行,奠定他终生坚持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做人作事准则的深厚思想基础。他尝撰联语为座右铭,一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为:“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针对世风日下的时弊,于一八三九年九月巡视澳门后,在前山写了《十无益格言》: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视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巧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逸骄奢,仕途无益。
这《十无益格言》也可以说是林则徐学佛心得点滴,对现代人仍然有深刻的教育和鞭策意义。
源自网络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楞严经》: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圆他者,如来应世!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正信佛法!爱国爱教!祈愿正法久住!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楞严经》: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圆他者,如来应世!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