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五力
五根: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指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生根以后再往上发展,这叫力,以根为基,以力为长。信根:这是入门的第一关。人无信不立,佛法里亦复如是。信是基础,你对佛法没有信心,会一事无成;所以「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这种信分两种:一种是迷信,一种是正信。无论是迷信和正信都有过去世中的功德福报。迷信呢,是把佛法当成一种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也说为加法修行。修无量法门,修的越多越好,越杂越好——又会念佛,又会修禅,又会修密、持咒、拜佛、拜忏、放生、火供、施食,等等等等。这种迷信也很殊胜,你能迷信你就有救,就与佛能结下法缘,你能得到人天福报,但不能了生死。恰恰相反,如果执着了人天福报,他障碍了生死!修人天福报叫「三世冤」。今生今世修,来生来世有,第三世就要往下落。为什么?在第二世享福的时候他自以为是,看到那些念佛人、拜佛人就轻慢,他这一念心就必下无间地狱。所谓正信,就是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你现在对于「万法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这一句话,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则为正信,是为信解之相。佛在《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讲得很清楚,你这一念信解,能证到从罗汉位乃至到地上菩萨,到等觉菩萨都说不准。只看你信得深浅而已,但是最低保障不落三恶道。同时还讲,一念信解〈如来寿量品〉(佛讲这一品仅仅是半小时而已),你的功德比修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以这五度法门包含无量法门——修八十万亿那由他劫(八十万亿那由他劫就可以看成无量劫),简而言之,比你修无量法门无量劫的功德还大无量倍。仅仅是一念正信呐!佛讲不是大千倍、万倍、万万倍、亿亿倍,而是大无量倍,不可思议啊74!正信佛法就是减法修行,越是真理越简单,「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就是一朵「妙莲华」,就是一句「如是我闻」,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句「如是等」。大根机之人听几句话便成就了。我在这十多年传法中遇到这么两三个人,两三个人而已。他听了十来句话,不到十分钟,明心见性了。哎呀,那个磕头如捣蒜一样,讲话都发抖,那不是装出来的,他几十年都在追求宇宙人生的道理。师父几句话就给他点破了,当下明白。诸佛出世是教我们做一个真人,了生脱死,生生世世大福报。只有做到了真人,他才能圆融、圆满、圆通,从根本上行一切善,断一切恶。做真人不是做善人,却是做更圆满的大善人、真善人。《华严经》讲啊: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一个没有明白道理的人,佛讲,十方三世的好事给你做绝了,都是「魔业」,仍然六道轮回。为什么我特别强调正信「如来藏」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而我的个别弟子,仍然对这个大法持有怀疑,强调什么真修实证,都不知道修心明理才是真修实证;而且这些人往往是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比较圆满的人,所以回大向小。往往一些人优点具足,但是呢,优点本身就成为自己最大的障碍;往往有些人缺点很多,但往往却成为他解脱成就的最大动力,你说好玩不好玩?任何人都不可以执着,你看那些优点非常圆满的人却不能成就,是不是很可惜啊?进根:对于「人、天、声、缘、藏、通、别」这七种方便人而言,他信了以后,要进门来要修行,光信、光解不能成就;因为他那种信、那种解,有些完全是迷信,有些是半迷信——他必须通过真修实证才能证明,不证不行75。对于圆顿大法,对于圆教人修行而言:信当下就是进,当下就是念、定、慧,他不立次第。这个不一样。那么对于方便法而言,你信了这个东西,你不进来,用世间法叫口头革命派,是不是啊?嘴巴说说而已——自己只说不行,这个叫人看不起的。那在我们道场,曾经提出四种精进。一者,择法精进。佛在《楞严经》讲,一个殊胜法门与一个劣等法门的功德比例是「日劫之倍」,修一天正法胜过你修劣等法无量劫。《法华经》讲,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功德。也就是说,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无量法门。你想真精进吗?赶快读《法华经》《楞严经》。《法华经》即使一句不懂,读了以后也能到天堂去,享人天福报都不得了啊!你能一念信解《法华经》,当下蒙佛授记。那么不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他一天到晚自以为精进。可是,一旦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你这一天、一时,你这一个念,等于修了无量劫了!这是谁讲的?佛讲的!你说这个便宜是不是给我们沾光了?选择大法,一念等于你修行无量劫。二者,择土精进。佛在《无量寿经》讲,在娑婆世界修行1天胜过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100年。而极乐世界一天等于娑婆世界一个大劫,这个帐你算算。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是赖在那里享清福,就等着成佛?还是回到娑婆世界来,采取积极的态度,争取早日成佛?有人感到奇怪:「啊,极乐世界还不如娑婆世界啊?」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讲。你愿意享清福,永远不落六道轮回,那就在极乐世界;你想赶快成佛,那就到娑婆世界——因为极乐世界太快乐,没有苦乐、明暗种种对比;没有对比就不容易开智慧,就不容易奋发图强。希望受持《法华经》《楞严经》的同修,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跟阿弥陀佛打一个招呼,再见,速回本土教化众生,我们要下这个海。要想在我这里剃度出家的弟子,我首先约法二章:第一,你要准备吃苦。没有好吃好喝,也没有好住,没有很多钱。出家人眼里有了钱,就是自取灭亡。你必须想到自己所有的钱只能供养三宝,供养众生;除了必需的生活费,多下来的统统给三宝,自己把握自己。第二,你要准备受气。心里千万不要有想法,认为谁欺负我,谁怎么长谁怎么短——你那是无聊。当我的出家弟子,没有什么道理好讲,我这个人从来不讲理。没有哪个好,没有哪个坏。我只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能不能忍得过这一时。有什么道理好讲啊?所有的人都是自己一个人,讲什么理啊?跟谁讲啊?是非好坏长短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你跟谁讲理?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啊?你不是无聊啊!我到慈航净苑的第一天就是这么讲的,走到哪里我都是这么讲。你只要来法华道场听经,你就成就了;要么当下成就,要么明天成就,要么明年成就,要么来世成就——最迟最迟不超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在弥勒第三会,是不是?三者,劝持精进。劝一个人修行要胜过你自己精进,也就是说,最起码你劝一个人来修行,就等于你这个人双倍的功德——你即使二十四小时不吃不喝,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者打禅坐,或者是做一切善事,你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是不是?你劝一个人精进,就是多少啊?就是四十八个小时,所以胜过你精进——你劝了这一个人,跟着后面就有十、百、千、万,跟滚雪球一样!《法华经》讲得很清楚。一个人听了《法华经》出来以后,他告诉张三,张三又告诉李四,李四又告诉王五,王五又告诉赵八,到第50个人,第50个人他只是听到而已,还没有对别人传法——这一个人的功德不可思议啊——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大千世界无量的众生,无量的众生供养到80岁以后,再令他们证阿罗汉77。为什么?你1传了10,那10个人修行的功德都是你的,10个人再传100,100个人修行的功德还是你的。四者,发心精进。《大方广佛华严经》有讲,在〈发心功德品〉说,在无量法门无量功德中,发心功德最大78,乃至占百分之七十八十,乃至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乃至像龙女那样百分之百。什么也不要,心一发了事,当然在于你发心的大小。发心分两种:一是「方便菩提心」,二是「真实菩提心」。方便菩提心是善心,就像阿难那样。阿难之所以无量劫以来不落三恶道,就在于方便菩提心很圆满,他总是想着别人。无论是善是恶,你的一念心生,这个信息遍布虚空世界。因为我们的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国界。真实菩提心就是明心见性。明白如来藏道理,你这个菩提心一发不可收拾。「发」即是成就、爆发,你想退没有退路,你都没有办法不成佛。一念明白十方法界万法都是你,就是供养了一切佛,你就是一切佛。你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当人当下一念变现,这是性定,自性本定。这是真正的如来大定,不可思议的如来大定,而不是境定79。你动也是定,定也是定,除了定你还是定;并不是通教禅宗修的那种虚空爆炸——什么也不看,在这里脑袋一片空白,但正念不忘。这种定不是如来大定。如来大定即空即有,即定即不定。定也好,不定也好,知道都是我,好好想想这个定厉害不厉害?明白道理就是吃了砰砣铁了心。现在很多人眼中所谓的禅定,认为就是两条腿一盘什么也不想,那是修境定;然后脑子出现一片空白,然后怎么样怎么样;或者看到天上的人在跳舞,在唱歌;或者去跟鬼神沟通。可是也有很多因此而走火入魔的。有些人看到天上飞的一个东西下来是个佛,一下他全部精神崩溃了:「哎呀,我看到佛了,看到观音菩萨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那哭啊:「老佛爷,你救我啊!」在佛法里叫悲魔入心,明白吗?这一点很重要啊!那么成就了这种如来大定,你在定中也好,在梦中也好,就在清净中也好——天上飞下来一尊佛,地下冒出来一个鬼,你怕不怕呀?「过来过来,听我讲经说法」,是不是啊?始终是居高临下,管你是佛还是魔,我也没有必要去评价你——佛也是我,魔也是我。即使是原子弹爆炸,整个虚空世界全部毁灭,他还在那里如如不动,明白吗?这个肉团身我不要了,我们的那个灵体就是在原子弹爆炸中,它有没有什么影响啊?什么影响也没有。到时候我们可以现无量的色身三昧来救度众生,更不要说什么死亡不死亡,哪有什么死亡啊?真正「死」了的人,他没有死的概念。念根:小乘法也讲究精进呐,念念在道啊!就不能有一个妄想,什么叫打妄想啊?你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如果念个观世音……你都是打妄想,你都不能往生,你不能成就80。即使不打妄想你都不能成就,因为你不明白什么是阿弥陀佛,是不是啊?何况你不是这样,是不是更不能成就啊?有些人还自以为能修会修,能修什么啊?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啊,我们到哪里去参加开光,到哪里去参加放生,到哪里去参加拜忏……」,这是杂修!你不是净土,还自己认命为净土。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坐在这个念佛堂,你不要动,最多看看《无量寿经》光盘;但是我们修大乘佛法,时时、事事、处处皆是道场,是不是?你怎么样想都行,你只要明白了什么是佛,你怎么样修都行,多自在啊!有些人说,「我们就是一句佛号」,他是一句佛号吗?一会儿是一句佛号,一会是一句地藏菩萨号,一会儿又是观世音菩萨号,一会儿是开光,一会儿放生,一会儿又去抱小孙子,是不是?这是一句佛号吗?你真正是一句佛号,也还可以讲,是不是?应该一天到晚就是一句佛号,连吃饭都是送过来吃,一边吃着饭,一边「阿弥陀佛」;可你并不是这样,还以此来抗拒大法。所以要好好想想这种糟糕的局面呐!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不管大法小法,你果真能做到,总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日。你是修净土的,就定在一句佛号之中;你是修禅宗的,就定在这个如如不动、灵明不昧的境界中;你如果修外道火观,你就定在火中,吃在火里,睡在火里,把一团火丢到肚子里,它也不会把你的心肝五脏烫烂的,你自己已经是火;修水观,你定在一滩水中,把你扔到水里去,过个十年八年捞出来,你还是活的,因为你就是水了,这叫定。那修如来大定呢,我们知道,耳闻目睹一切万法都是我一心之所变现;然后烦恼习气现前的时候呢,「哎呀,谁是谁啊,谁不是谁啊」——他心里始终保持清净平等,在生时、病时、死时,它都是这一念,灵明不昧,多自在!这叫定,叫性定,叫自性本定。慧根:他在定中,清净心现前,这个时候他在某些局部方面知道了这部法的来龙去脉:禅宗见到那种空性;净土宗感受到相似佛那种自在的法味。那么这个「慧」还表现在自己在对周边环境的心态的调整。五力,就是「信进念定慧」五种力,前面的「五根」是打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加功用行,增长法力道力。大乘法很简单,即信、即进、即念、即定、即慧;他不历修证,一步登天,次第圆融。你不能讲它没有次第,或者有次第;但是他次第圆融于当下这一念。当下就是「信、进、念、定、慧」,你刻骨铭心知道万法都是我,这本身是不是定?是不是慧啊? 节选自《心经讲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