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辨析
上堂云。今日四月八。我佛降生之日。天下精蓝。皆悉浴佛。记得。遵布衲在药山会里。充殿主。浴佛之次。药山问。汝只浴得这个。还浴得那个么。遵云。把将那个来。药山便休。师云。古人随时一言半句。亦无巧妙。今人用尽心力安排。终不到他境界。众中商量或云。这个是铜像。那个是法身。铜像有形。可以洗涤。法身无相。如何洗得。药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被遵公倒靠。直得口似匾檐。不胜[忏-千+么][忏-千+罗]。又云。古圣垂问。只要验人。问汝那个。便道把将那个来。正是随声逐色。咬他言句。上他绻缋。药山见伊不会。所以便休。又道。药山与么来。早是无事起事。好肉上剜疮。遵公不见来病。却向灸疮瘢上更著艾焦。有云。古人得了。逢场作戏。无可不可。何高何低。彼此知有。自是后人强生分别。师云。如前所解。盖不遇人。一失其源。迷而不复。所以只凭诚心。思量计较。以当宗乘。殊不知。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用此思惟。辨于佛境。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纵经尘劫。终不能著。是故行脚高人。切须自看。从上来事。合作么生。毕竟将何敌他生死。勿以少许浮粗识见。自作障碍。佛法不是这个道理。同安今日不避口业。与诸人说破。此二尊宿。一出一入。未见轮赢。三十年后。不得错举。下座。 本帖最后由 ※如来使※ 于 2018-9-4 15:38 编辑禅机妙语,当机双方一问一答,离开当时的语境,别人无法猜度,不能随处套用。 本帖最后由 ※如来使※ 于 2018-9-5 10:39 编辑
dangsheng 发表于 2018-9-4 23:21
那么楞严经就单给阿难说的喽
怎能把祖师的“禅语”和佛所讲的“妙法”等同?。
佛讲《楞严经》逻辑严密、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祖师“禅语”往往寥寥数字、缺头少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虽说有些“禅语”经过时间的锤炼,被大家认可。但有更多的“禅语”,当机人并没有及时准确领悟而被时间淹没。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何有“像法”、“末法”、“灭法”?
就是因为:人们对佛经各执己见,或以非法为法,或以人间善法为佛法,或以方便法为究竟法……。
就是说,别人说的对的话,你说了同样的话就不一定对? 阿弥陀佛
※如来使※ 发表于 2018-9-4 15:30
禅机妙语,当机双方一问一答,离开当时的语境,别人无法猜度,不能随处套用。
嗯,知者自知,不知者学个样! 南无阿弥陀佛 ※如来使※ 发表于 2018-9-4 15:30
禅机妙语,当机双方一问一答,离开当时的语境,别人无法猜度,不能随处套用。
那么楞严经就单给阿难说的喽 ※如来使※ 发表于 2018-9-5 09:51
怎能把祖师的“禅语”和佛所讲的“妙法”等同?。
佛讲《楞严经》逻辑严密、结构紧凑、环环相 ...
以一心三藏去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