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阴,养什么?怎么养
原创: 江东针会天下
刚过“处暑”,就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秋天真的要来了,我们也该为秋天准备一些养生的知识和养生的用品了。
秋天最著名的养生原则非“秋冬养阴”莫属,很多人只知道这句话,但是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据此,很多人认为,到了秋冬就该吃补阴的药了,这个理解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秋冬养阴”除了要利用秋冬,这个四季中消化功能最好的季节来进补,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思,到了秋冬要延长睡眠时间。睡眠才是最好的养阴。
之所以要到秋冬再吃补阴的药,首先因为补阴的药物大多滋腻,比如阿胶、山萸肉之类。但滋腻是它们药效的保证,非如此不能补到阴之根本。秋冬,人的气血重点从春夏时候“卫外”的体表转移到内里,消化机能增强了,这个时候更便于对滋腻药物的吸收。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医认为,秋冬是“封藏”的季节。所谓“封藏”就是减少消耗,给身体打基础。中医说的“阴”,是身体的固定资产,西医学中的细胞组织器官等都属于中医说的“阴”,只不过中医将它用“血”、“津”、“精”等来表述,而且都属于“阴”的范畴。它们是身体功能产生的基础,因此也是生命的根基,补阴补的就是这里,类似于帮助身体蓄力储能,这也是中医的“封藏”之意。
秋冬养阴的另一层含义则是,秋冬季节日照时间短,而中医对睡眠的讲究,向来不提倡早睡早起,而是要求“以待日光”。意思是,在太阳升起之后再起床,夏天天亮得早,就要早起;秋冬太阳很晚才出来,自然就要晚起。如果能按这个讲究去做,人们在秋冬就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因为只有在睡眠中,身体的细胞才能修复。这个修复就是中医说的“养阴”,就是秋冬补养的要务。
那么,到底怎么养阴呢?
1、重食疗以养阴
从气候特点来讲,秋冬性燥,易造成津液不足,所以宜多吃些防燥护阴的食品。芝麻有滋阴润肺之功,故宜在秋冬季多食。除芝麻外,蜂蜜、枸杞、乳品、甘蔗、香蕉、番茄、萝卜、菠菜、银耳、百合、鸭肉、梨柿等亦可滋阴,皆宜常食。
2、调精神养阴
心藏神,神安则寿。倘若不知调摄精神,则精血渐耗,形体衰败,老衰立至。应做到安然恬静,虚怀若谷,无过多奢望,无过度思虑,尤其不宜动怒。因怒则气机上逆,每易耗伤肝血,损及阴精,甚则阳亢化风,而可诱发眩晕、中风等病。
上面说的睡眠,也是属于这个层面。秋天和冬天的睡眠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日出日落的规律,秋天宜晚睡晚起,冬天宜早睡晚起。
3、节房事以养阴
人体的精气宜藏不宜浮,宜秘不宜泄,精气秘藏则气足神旺,健康无病。秋冬之令,应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4、吞咽津液以养阴
具体做法是:“每日闲目息心而坐,心注肺中,咽津送下丹田者十二口,以双手攀足心者三次,候气定,再如前咽津,送下丹田者七口而后止,永无燥热之病。”常常多咽唾液,有益于健康长寿。
5、服中药以养阴
在一般情况下,春夏之季多用寒冷药物,秋冬之季多用温热方剂。因而阴虚之病,虽时值隆冬严寒,大剂枸杞、麦冬、沙参、西洋参、百合、生地、玄参、胖大海等凉润滋阴之品反能使病情好转,精神爽健。
6、练功以养阴
练功养生已为广大群众所乐意接受,秋冬之令更宜通过练功以条畅气机,可使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以达到培养阴精之目的。秋冬的练功应以静功为主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师兄!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