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节选4
△二祖阿难尊者二祖阿难尊者,王舍城人也。姓刹利帝,父斛饭王,实佛之従弟也。梵语阿难陀,此云庆喜,亦云欢喜。如来成道夜生,因为之名。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第一,尝所赞叹。加以宿世有大功德,受持法藏,如水传器,佛乃命为侍者。
尊者一日白佛言:“今日入城,见一奇特事。”佛曰:“见何奇特事?”者曰:“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总见无常。”佛曰:“我昨日入城,亦见一奇特事。”者曰:“未审见何奇特事?”佛曰:“我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时亦见乐人作舞。”
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蝠袈裟外,别传个甚么?”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刹竿著!”
后阿阇世王白言:“仁者!如来、迦叶尊胜二师,皆已涅槃,而我多故,悉不能睹。尊者般涅槃时,愿垂告别。”尊者许之。后自念言:“我身危脆,犹如聚沫,况复衰老,岂堪久长?阿阇世王与吾有约。”乃诣王宫,告之曰:“吾欲入涅槃,来辞耳。”门者曰:“王寝,不可以闻。”者曰:“俟王觉时,当为我说。”时阿阇世王梦中见一宝葢,七宝严饰,千万亿众围绕瞻仰;俄而风雨暴至,吹折其柄,珍宝璎珞,悉坠于地,心甚惊异。既寤,门者具白上事。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即至毗舍离城,见尊者在恒河中流,跏趺而坐。王乃作礼,而说偈曰:“稽首三界尊,弃我而至此,暂凭悲愿力,且莫般涅槃。”时毗舍离王亦在河侧,说偈言:“尊者一何速,而归寂灭场;愿住须臾间,而受于供养。”尊者见二国王咸来劝请,乃说偈言:“二王善严住,勿为苦悲恋。涅槃当我静,而无诸有故。”尊者复念:我若偏向一国,诸国争竞,无有是处,应以平等度诸有情。遂于恒河中流,将入寂灭。是时山河大地,六种震动,雪山有五百仙人,睹磅瑞应,飞空而至,礼尊者足,胡跪白言:“我于长老,当证佛法,愿垂大慈,度脱我等。”尊者默然受请,即变嫩伽河悉为金地,为其仙众说诸大法。尊者复念:先所度脱弟子应当来集。须臾,五百罗汉従空而下,为诸仙人出家授具。
其仙众中有二罗汉: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底迦。尊者知是法器,乃告之曰:“昔如来以大法眼付大迦叶,迦叶入定而付于我;我今将灭,用传于汝。汝受吾教,当听偈言:‘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尊者付法眼藏竟,踊身虚空,现十八变入风奋迅三昧。分身四分:一分奉忉利天,一分奉娑竭罗龙宫,一分奉毗舍离王,一分奉阿阇世王。各造宝塔而供养之。乃厉王十二年癸巳岁也。
请以一心三藏观照 尊者一日白佛言:“今日入城,见一奇特事。”佛曰:“见何奇特事?”者曰:“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总见无常。”佛曰:“我昨日入城,亦见一奇特事。”者曰:“未审见何奇特事?”佛曰:“我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时亦见乐人作舞。” 阿弥陀佛!感恩分享! 什么是一心三藏呢? 1)空如来藏。它有三个特点:无形无相、客观存在、不生不灭。比如躺在床上睡觉做梦的那个人,好比就是空如来藏。梦中的你,能够看见躺在床上正在做梦的自己吗?-----不能!这就是无形无相;梦中的你,虽然看不见躺在床上正在做梦的自己,床上有没有那个做梦的人?------有!这就是客观存在;梦境里有千变万化、生生灭灭、有哭有笑、开车爬山,躺在床上做梦的那个人也开车爬山吗?-----不!这就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
(2)不空如来藏,它也有三个特点:有形有相、千千万万、生生灭灭。比如梦中看到的天地山川、人我他她、父母妻儿、男女老少、花草树木、房屋汽车、猪狗牛羊和诸佛菩萨…。梦境中所有的东西,一切的有情生命和无情物体,是“有形有相”的,可以被耳闻目睹、所觉所触;梦境里所有的东西,包括一切的有情和无情,其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即“千千万万”;梦境有开始、有结束,梦里的自己有哭有笑,梦里的水流花开…,这不是“生生灭灭”的吗?
(3)空不空如来藏,从两个角度来观照。 第一,从空如来藏的角度观照:这个空如来藏是真的空吗?是绝对的空吗?如果是真空或绝对空的话,就什么也没有,那么能做梦的人(即空如来藏)就不会做出梦来,可事实上是可以做出梦来的,所以,这个空如来藏是“空”而“不空”的,也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第二,从不空如来藏的角度观照:这个不空如来藏是真的不空吗?是绝对的不空吗?和空如来藏是完完全全的分开吗?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吗?-----不是!如果没有睡觉的人(即空如来藏),梦是不会做出来的;所做的梦境和能做梦的人,一丝一毫没有分开,一分一秒也没有分开。所以,这个不空如来藏是“不空”而“空”的,即空不空如来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