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谈佛教(―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大周皇帝,居士):中国历史上唯一之女皇帝。先为太宗才人,帝崩,依制削发为尼。富于权略,善于用人,执政达四十余年。与比丘昙慈造大云经,以为符谶。然师事高僧神秀、法藏、义净等,颇能屈己尽礼。又度僧、造寺、塑像、写经,历年为之,从不厌倦。武则天虔诚信佛,经通佛法,护持三宝,独尊佛教,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武则天时期的佛教地位,与唐代的其它时期比较起来是最高的。很多佛经的开经偈是武则天写的。
佛经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金刚经》赞颂偈: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佛经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一句 〖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就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这里不是讲第一 、不是讲最高,不是讲世界冠军, 而是讲一个本体。十法界一切万法,一个念 ,心外无法, 法外无心无上亦无下 ,无外亦无内, 更无前后左右,没有空 ,没有有 ,什么都不能执着,什么都是。叫无上,这是成就我们的无分别心。 一样的道理 ,无上一定就没有下。佛法里不可以打折扣,你想想看,如果有上的话 , 他一定就有下, 是不是?再一个无上的话,什么是上 ?什么是下?我们认为是上的时候,美国人认为这是下 ,是不是?我们站在这个地球上, 如果从另外一个星球来照相的话正好我们的脚后跟跟美国人的脚后跟,脚后跟对脚后跟,是不是 ?哪有上下啊?即使在世间法里我们也要开通智慧 ,用智慧来观照,所以我们有些人解的很天真,无上是最高之法呀 哪有最高啊?没有最高,万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森罗万象, 千变万化都是一个人一个念,这是不是讲如来藏?是不是叫我们明心见性呐?首先明心见性 然后你才可以下手。 〖甚深〗在这里甚深表彻法源底,到底了。
所以古人讲“自从一读楞严经, 不看世间糟糠书”。读了《楞严经》,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一切的世间的书籍 ,你看它都浪费时间,没有必要, 要讲吗? 随手拈来,你就能讲的出来。从总体上 从根本上把握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叫甚深。 “微”就“微”在粗心大意的人他看不懂,一定要小心翼翼,你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法味,叫微,如果一看就懂 一听就明白,还用佛来传法干什么?佛花了四十一年时间讲许多小法就等于敲锣打鼓,大家来看戏啊,来看戏啊,到最后讲《法华经》 才正式开场,以前四十一年讲经说法都叫敲边鼓,所以这个“微”体会出,大法唯智能入, 唯智乃知,我们如果以浮躁的心态你不能入道,有智慧的人一定是能沉得住气的人,不是那鸡飞狗跳就能悟道的。 〖百千万劫难遭遇〗,这是佛在《妙法莲华经》所讲,无量国土无量众生无量百千万亿亿亿亿亿年,想听法华之名都不可得,佛还在讲 ,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在过去十万亿佛法中积累了善根福德,十万亿佛法呀! 〖我今见闻得受持〗,这是讲听闻《法华经》当下成就,〖我今〗 当下,即见即闻, 闻必有慧。〖得〗就是成就,〖受〗就是认可,〖持〗就是坚持,佛法里的名相概念不可以打折扣,这个持, 对一个明心见性,明白了法华三昧、 楞严大定的人,他时时事事处处念念都在道中,他知道万法都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这才叫坚持 【我今、我今】就是抓住当下这一念,【见闻、见闻】闻必有慧 ,明白这个道理。【得受持、得受持】就成就了我的法华三昧,首楞严大定,这个坚持与定力是一个概念,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这是不是三昧呀 ?这叫持,我们要恢复这个古汉语的本来面目,恢复传统佛法的名相概念的本来面目。 【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愿很好玩呐,古体字,左边一个原,右边一个页 是不是啊?原是不是表本啊? 左边是不是表根本呐?右边是不是表方便呐?原页、 原页,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经,已经不是原来的页 ,是不是?通过我们现在经书 这页、页、页、页,我们智慧能不能看到原来的页啊?这就是表明心见性,如果搞改革以后的那个愿字,是上面一个原 下面一个心,是不是?还是一个意思,以我现在妄想心见到我原来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