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第三个是器世间南无阿弥陀佛20180729
摘自《净公上人讲解怨恨恼怒烦集锦》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间,第三个是器世间。这三种世间都有世主,我们读《华严》就晓得。《华严》一开端,世主,这是世间之主,庄严世间。经上所讲的树神、花神、山神、河神、海神,这都叫世间主;这是器世间主,这属於器世间,器世间主。有情世间主,像人间的国王,我们现在讲的总统、诸天的天王,有情世主,「世主妙严品」里面讲这些。智正觉的世主是如来,佛为世主,智正觉世间的世主。所以这六个字里头包括无有穷尽。底下这一句是讲天人、阿修罗,一切天龙八部,一切天就是从欲界到无色界,二十八层天。八部鬼神是欲界天里面有的。诸佛菩萨常常在人间天上讲经说法,许许多多的鬼神都皈依三宝,发愿做三宝的护法神。所以只要你心在道上,你一定有护法神保佑。你不要畏惧、不要恐怖、不要害怕,你知道诸佛护念、龙天保佑,决定得到的。如果心里有疑惑,这心里一有疑惑,护法神就走了。为什么?你道心没有了,你退了。
我想我们同修们有不少拜过《三昧水忏》,读过水忏的经本,《三昧水忏》是唐朝悟达国师的故事。悟达国师是十世高僧,很难得,真不容易。这个世间修行人,能像他那个样子非常希有,真的是来生又作出家人,十世都作出家人,修行都非常好。他有个冤家对头,过去是被他害死的,怨恨之心念念不忘,总要想找他报仇。但是鬼魂不能靠近,他有护法神,冤家债主不能贴他的身。到第十世,修行也是累积的,做了皇帝的老师,国师。当个国师不是一世、两世修来的,十世的高僧,当了国师。皇帝送他一个沉香宝座,那比我这个座位大,这个座位不行,太小了,这个座位盘腿都不方便。我们叫太师椅,这个椅子差不多是三尺见方,我们现在讲是一米见方,盘腿坐起来就很舒服,皇帝送他的,沉香雕的。沉香现在的价格不得了,论两算的。这个宝座,皇帝送他这个宝座,他很欢喜,生起了傲慢心,这是国师了,别的哪个法师也比不上。这一念傲慢心生起来,护法神走了。为什么?他退心了,退道心了。於是冤家债主就贴他的身,他膝盖上长人面疮,差一点把命送掉。所以问题就是在我们自己有没有道心。贪瞋痴慢疑,动一个念头,道心就没有了。有很多人发心修行遇到挫折,这佛法不灵,於是乎就退心了。佛法哪有不灵?遇到挫折是业障现前。正叫你消业障,你能够忍耐,在那里修定修慧,业障就过去了,就消掉了。如果有疑惑,你业障又增长,不但没有消又增加。你怎么能得诸佛护念,怎么能得龙天拥护!
诸佛、龙天善神,给诸位说,没有人情面子,不是说我天天供养你、拜拜你、巴结你...(净公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六十六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66》)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