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8-7-12 16:17:53

讲说佛经南无阿弥陀佛

摘自《谛闲大师遗集第五编遗著语录》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讲说佛经。例须分科。分科者。即标示章段。以便逐次解释也。讲此经题。大科分二。初提大纲。


  略开悟修之宗。二广示总别之旨。初又分二。初直以法显。二曲以喻况。今初
  夫所谓悟者。悟天然之性德也。悟后起修。修此净土法门。何以须悟。能悟天然之性德。则讲者听者。能听所听。自然互相融契。机教相扣矣。性德者何。即我人现前一念心性也。天然性德。不从外来。乃我人本有。不悟本有。所以向外驰求。徒劳辛苦。今使先悟一念心性。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所谓性。不变之体也。心随缘之能也。不变之体。本具随缘之能。随缘之能。不离不变之体。设若有体无能。与木石何异。有能无体。则似旋火轮。不得休息。是故体与能。不可离间者也。云何有不变之体。起随缘之能。我人性体。本不变动。六根随六尘之缘。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曰尝。在身曰觉。在意曰知。是则以心随缘。故起见闻觉知之功能。而其本性。未尝变动。若欲识其不变之性体。则须北斗南面看。诸善人当听法之时。试急回光返照自心。收摄六根。照住当下一念。知六根随缘之能全从体起。于本体现功能。还从功能见本体。一念回光。便同本得六根虽终日随缘。本体则终日不变。既不落过现未来。亦不在内外中间。此所以楞严有七处征心。龙树列四性︵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推检。智者用四运︵未起。欲起。正起。起己。︶观心也。初直以法显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说佛经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