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勤最初就不染污罪过南无阿弥陀佛
本帖最后由 一心三藏-yxsz 于 2018-5-17 05:50 编辑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须要精勤最初就不染污罪过
首先由教证证成两种清净有差别,再教诫应当励力最初不犯。此“两种清净”是指最初无染清净和悔除清净。
虽然通过悔除防护能使罪业清净无余,但是最初不被罪染的清净和由悔除而清净这两者,仍然具有极大的差别。
比如《菩萨地》中说,犯了根本罪,虽然可以重受菩萨律仪而使罪业还出,但是在此生决定不可能获得初地。
《摄研磨经》当中,文殊菩萨请问世尊:假如有人由于亲近恶友,造了此种诽谤正法,世尊,尔时如何才能解脱此罪?
这样请问之后,世尊告诉文殊菩萨:假如七年之中,每天三时对于罪业忏悔,然后才得清净,在这之后至少须要经过十劫才能获得加行道的忍位。”
以上教证显示两种清净在修道证果上有快速和缓慢的差别。
以上教证是说:虽然恶已经清净,但是获得忍位,无论如何快速,也须要经过十劫。因此“无余清净”的意义,是指能感非悦意果报的罪业无余清净,但从修道来看,发起道证等的功德却极为遥远。换句话说,以悔除这一分虽然能使过患清净,但以最初违犯这一分却会推迟道证的进程,因此应当努力使自己最初即不违犯。所以圣者对于微小罪即使舍弃生命也不故知而转。(“故知而转”,是明知故犯之意,比如明知烟有毒,还是去饮酒。)如果忏悔清净与最初无犯无有差别,那圣者就没有必要这样严密防护,所以从反面也能成立,否则就有圣者修行不如理的过失。
世间也能现量见到,手脚等受伤虽然可以治疗,但终究不如最初未受损伤时那般完好。所以与其伤后治疗,不如最初保养而不受伤。
诸如邪见、谤法、对上师菩萨毁谤生嗔、缘僧众造恶的恶业,能极大摧毁善根,甚于狮子虎狼,所以最初谨慎防护不造,极为重要。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存画提醒:不可执相、执法、执空,‘德’不能载时,难免不自然烦恼。然,‘烦恼亦菩提’亦俗说的‘不历风雨,何以见彩虹’,存画有提醒‘观其有,欲以观其缴’,亦即实现‘色无色’不二或曰‘生死不二’、并深‘熟’至巧,亦可释已。
‘缘起缘灭’波罗蜜之过程,虽说最高境界是‘踏雪无痕’,但对一般众而言甚难做到;请关注‘踏雪少痕’亦为一可道。‘作业’的少缘起,因果报应方面亦可少牵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