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缘无比殊胜,这一本是介绍无量寿的集大成!
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34集(净公上人)
我们今天遇的缘太殊胜,比过去三千年的人殊胜多了!为什么?过去三千年,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讲很多次,在中国《无量寿经》的翻译,从汉朝到宋朝,八百年间曾经翻译过十二次,十二种不同的版本。年代久了,有七种版本失传。我们在《大藏经》目录上看到有,但是书没有了,《大藏经》里面只有五种,十二种只剩下五种。说明世尊当年在世多次宣讲,其他的经,释迦牟尼佛只讲一次,没有讲过第二次的,唯独这个经讲这么多遍。但是这么多的经本,每一次讲的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你要每个版本都去念,浪费时间,也很辛苦,因此会集就变成特别需要。从宋朝王龙舒居士第一次会集,叫《大阿弥陀经》,乾隆《大藏经》里面收进去了。莲池大师注解《阿弥陀经疏钞》,所引用的《无量寿经》,几乎百分之七十都是王龙舒的会集本。龙舒居士会集的《无量寿经》,唐朝翻译的《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这一会,他没见到,所以他的会集只有四种。可是《大宝积经》这一会里面的无量寿,有很多重要的经文,其他四种本子上没有,这个会集就不足、不完美了。魏默深做第二次会集,这个会集本现在有。夏莲居早年就是把魏默深的会集本重新整理,他做的这个工作,重新整理,觉得也有困难,也不方便,干脆重新做一次会集,就是这个本子。他重新整理魏默深的本子,这个本子我们也把它印出来了,这是最早的,三十七品。现在这个本子里头,分的是四十八品,我们能够看到夏老的用心,所以这个本子值得做纪念。
这个本子经过十次修订,成为定本流传下来。他的学生黄念祖老居士给这部经做了注解,做注解是奉老师之命,真的是得三宝加持,阿弥陀佛的加持,这个注解做成功。当年我在美国讲经,他到美国去访问,期限是一个月,我们的缘在美国结的。他这个注解刚刚做出来,带了一套到美国,四册,油印的本子。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清楚,蜡纸油印,最多只能够印一百张,一百张以后蜡纸就不能用了。所以他流通的本子,我估计顶多一百二十本。他把这个本子送给我,我看到非常欢喜,我跟他用电话联络:你有没有版权?有版权就算了,就不谈了;要没有版权,我拿到台湾去翻印。他回答我:没有版权,欢迎翻印。所以第一次在台湾就印了一万本,精装一万本。现在这个注解的流通量太大太大了,我们相信不只一百万册,在外面流通的,全世界流通。
所以这一次我想想我们这个缘无比殊胜,这一本是世尊所说《无量寿经》,就是介绍无量寿的集大成!每一本里面重要的意思全搜集在这本里,看这一本就等于看了五种原译328
本,省多少时间。念老的注解也走这个路子,你看他引用的、引证的这些经论、注解,一共一百九十三种,看他这个注解等于看了古大德对《无量寿经》的讲解,一百九十三种,都是属于集大成!夏老是集五种原译本的大成,黄念老是集一百多种祖师大德注解的大成,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方便。真正要发心,永远摆脱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一切佛法,我们只要这部经、这部注解就行了,其他都可以不必了。那些东西要不要学?要学,怎么学法?到极乐世界再学。现在别学,现在学耽误时间,又浪费我们的精力,我们现在全部精神力量集中到极乐世界去,决定得生。到极乐世界头一个得的好处,无量寿;第二个好处,那个地方老师是十方诸佛,同学是等觉菩萨,你怎么会不成就?
那个地方社会安定,没有动乱,没有像地球这样的灾变,那个地方全没有,真正是福地。往生到极乐世界,你是遍法界虚空界第一大福报的人,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在那里成就圆满的福报、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报到极乐世界,你就成就、就得到了;圆满的智慧,天天听阿弥陀佛讲经,天天听阿弥陀佛教诲。你不但能听到阿弥陀佛,你可以听十方一切诸佛的教诲,为什么?到极乐世界人有分身的能力,佛能分无量无边身,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分无量无边身。分身就是分身到每一个佛世界听佛讲经,听佛说法。你去拜佛、供佛是修福,你听经闻法是修慧。这样殊胜的机缘,除了极乐世界,一切诸佛剎土里头你都找不到,只有这一家!所以这个机会是不能放弃,一定要牢牢的把它抓住。这个世界再好,你寿命有限,你能享受几年?这个要觉悟。
纵然有这个福报,也应当把它舍弃,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人家是王子,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做国王,人间的福报他具足了。人家放弃,不要了,十九岁他就觉悟,就把它舍掉了。广学多闻好,这是知识分子心目当中所希求的,十九岁出去求学,到三十岁,我们今天讲毕业了,没地方再学了,学了十二年,怎么样?放下。这一放下,才大彻大悟。所以十九岁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所知障,二障破了,这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那我们还需要学吗?不需要了。莲池大师觉悟,说了两句话,我们要特别留意,就是「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哪个想悟,你们去悟去;「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放下了,也就是说,八万四千行门放下,无量的解门放下,只要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因为他老人家那个时候在世,《无量寿经》没有好版本,所以中国净土宗自古以来都是以《阿弥陀经》为标准。今天这个本子是最完备的本子,我们有缘遇到。将来末法时期九千年当中,所以一切得度的、成就的都靠这个本子。这个本子到释迦牟尼佛法在这个世间灭尽了,它最后面,它最后还留在世间一百年。一百年灭完之后,就剩下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在那个时候听到这句佛号的人,他有福报;肯念这句佛号的人发心往生,都能得生,这法门太大了!所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解门、一切行门,我们统统摆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再学;现在暂时放下,现在要学就惹了很多麻烦,怕往生造成障碍。「此第三类正因之行人,其功德逊于前之二类」。比前面的两种差,也就是功德不如前面两种,但是都能往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