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8-2-18 12:55:53

儒家经典提升了

摘自《净公上人讲解学佛起步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儒家经典提升了。《大学》,你看开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这句就统摄全经,全经是细说、注解,解释这些。明德就是本性,明明德这个意思跟佛法讲的,明德不明,不明就是迷惑,就是无始无明烦恼,现在要怎样?要把它恢复光明。所以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明德不明了,现在把它恢复明德。怎么恢复?恢复的目的何在?目的是亲民,就跟佛陀出世目的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亲民也是这个意思。终极的目标是止於至善,要做到尽善尽美,那就是佛家讲的,止於至善就是离究竟苦、得究竟乐。离究竟苦就是决定要脱离六道轮回,不离开六道轮回,苦是受不完的,一定要帮助众生脱离六道轮回;得究竟乐,那就是极乐世界,你能帮助他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教化众生叫圆满,叫止於至善。你看用这个解释,用佛法来解释讲得通,把儒家东西提升到佛法,提升了。所以圆人说教,无法不圆,他圆通。下面八目,跟佛法讲的修行旨趣完全相同。
  学佛从哪里开头?从放下,就像经上所说的,「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这是什么?格物。这都是欲望,物欲。格是什么?格斗。要把欲望打败,统统放下。这个东西放下之后,智慧就现了,所以致知。智慧是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就是这个东西障碍了,这个障碍的去掉,智慧就现前。这个东西用什么东西放下?用戒律,戒律就是对付这些的。三昧就开智慧了,心地清净,心地平等。清净平等生智慧,不生烦恼;妄想分别执著生烦恼,不生智慧。所以你慢慢细心去观察整个世界,无论在学术,圣贤的学术跟宗教都能够贯通,没有矛盾,没有对立,没有冲突。那些冲突、对立都是人不通,执著经教,对经教不能执著。「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教化众生的手段,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手段,这个要知道。手段用完了,下一次遇到的时候,要另换方法,不是一个方法可以做到底的,方法是活活泼泼的。你说它真的,不是真的,把病治好了就是真的。病治好了,药就不要了,那叫...(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三六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儒家经典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