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走路运动,您做到了吗?
科学走路运动,您做到了吗?2017-10-20 瑜伽YogaLifestyl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dRAz7akK3XKKbWddW7tqKLpqiaqLeuSpT6oBUgkXvcDXvAaMnsXlMqgLZlhVblsgluypbXVMmklyT3qc0k1lIQ/640?wx_fmt=jpeg
走路的最佳时机是早上还是晚上?
一般的走路运动,在时间的选择上,并不需要特别讲究,只要不与吃饭和休息时间冲突就可以了。
但养生保健式的走路运动,想要获得防病治病的最佳效果,就需要根据个人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相应的最佳时间。 每天走路运动的最佳时间范围是下午三点至晚上九点,在这个时间范围里,走路运动的最佳时间段是晚上七点至晚上九点。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dRAz7akK3XKKbWddW7tqKLpqiaqLeuSph3WBQMmg4IniaAuJiaGfVcIxgzf2WBQWvo6ulHZn8f1ib6b0Xosg4hhzg/640?wx_fmt=jpeg
许多人因受“闻鸡起舞”传统的影响而热衷于晨练,认为晨练有三点好处:
第一,早晨空气新鲜,在绿化区域运动可以呼吸清新空气;
第二,一日之计在于晨,透过晨练可以活动四肢、振奋精神,以饱满的情绪去迎接崭新的一天;
第三,与上班时间没有冲突,不会占用工作时间而影响工作。 健康的年轻人,白天工作繁忙,晚上经常加班,选择晨练除了传统思想和习惯之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且由于身体机能和适应能力较强,则不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MdRAz7akK3XKKbWddW7tqKLpqiaqLeuSpgK89otkKD1PzTSD1ZG7XLHZSd4cdgPSyrXgbYBVjp9Jl2FLqbHibkFA/640?wx_fmt=png
但是对于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选择晨练非但不是最佳时间段,还可能对养生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意外的悲剧。 曾有媒体报导青岛市有一位七十岁的老先生在晨练中猝死,而南京市也曾有一位老年人早晨爬紫金山时突然跌倒猝死的报导,可见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所以,即便是健康的中老年人,选择晨练也应十分谨慎,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则不宜进行晨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dRAz7akK3XKKbWddW7tqKLpqiaqLeuSpQ6AvHLLaZYrI5iaJrgYhib5JLaOqQTyIUhibXXHtE3CmVrYn0pwBUfkgw/640?wx_fmt=jpeg
为什么走路运动不宜选在清晨?
原因1:白天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在夜间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经过一个夜晚的早晨,公园和树林空气中的氧气会被绿色植物消耗很多,而二氧化碳会增加很多,因此,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此时就不适宜在公园和树林中进行运动。
中医认为,早晨阳气还未生发,此时锻炼对身体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原因2:在早晨睡醒刚起床后,人体神经系统和各部位脏器生理功能状态欠佳,此时也不适宜进行锻炼。 原因3:经过一晚睡眠后的清晨,人体水分流失较多,血液浓度升高,心跳频率减缓,血流速度较慢,整个生命体征比较脆弱敏感,最易发生心脑血管堵塞,尤其是冬季气温较低,还可能引发血管痉挛,进而导致心肌梗塞或脑梗塞。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清晨前后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很大比例的重要原因。 原因4:美国心脏病学会研究结果表明,早晨跑步等运动会使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6%。 原因5:高血压患者会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所以高血压患者进行晨练易发生脑中风或脑出血。 可见,死神常常会在清晨前后向人们招手,而我们惹不起!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dRAz7akK3XKKbWddW7tqKLpqiaqLeuSp2MufmVXVoKYJjhV1oxibzGsGGSSb2CPec1PepEFBaD406oFjicaJjpTQ/640?wx_fmt=jpeg
走路运动的黄金时段─傍晚七点至九点
因为这是一天中人体生命征象最强盛的时间,也是生理状态最佳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范围里,人体肌肉、关节较为灵活,血压、心率较为平稳,神经系统高效、灵敏,能够较顺畅地调节肌体适应环境变化;此时公园和树林中的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使得空气中氧气和负离子含量较高,所以,这是一天中走路运动的最佳时间范围。 但是,须注意通常晚饭是在下午六点左右,而晚饭前后的一小时内不适宜进行走路运动。
这是因为,通常饭前人体血糖值较低,此时运动可能会出现头昏、眼花和腿软等不良反应,还会造成胃酸分泌减少,不利于胃肠消化吸收,所以不适宜进行走路运动。
而在刚吃完饭后,通常人的胃肠蠕动加快,需血量也较大,此时运动会影响胃肠供血,不利于人的消化吸收,所以也不适宜进行走路运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dRAz7akK3XKKbWddW7tqKLpqiaqLeuSpGOShYjWAhia8EazZNOdw3QR2ryCibzb1RMiaiaiaLdeXLwTuKicvNaSWmc3A/640?wx_fmt=jpeg
饭后切忌剧烈运动、健走
可能有人会问:“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又该如何解释呢?
实际上,这句古老的民间谚语,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具有一定的道理。 通常饭后进行短时间的散步,能达到一定的养生保健效果,因为饭后散步能够加强胃肠蠕动,促使胃液与食物融合,还可以促进打嗝,将吃饭时咽下去、或胃中原来堆积的气体排出,都有助于改善人体的肠胃消化吸收功能。
所以,饭后走上几分钟是有助于消化的,对身体也是有益的。
但关键是饭后不应立即长时间健走,要知道一个人走一百步,通常只需要短短的一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一个上厕所或刷洗碗筷的时间。 医学常识告诉我们,通常人刚刚吃饱饭以后,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的指挥下,人体的血液大军都会集中到胃部参与消化战斗,大脑和心脏的血液就会相对地减少,很多人都有饭后头脑昏沉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饭后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就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全身无力和心脑缺氧等不良反应。
所以,饭后并不适合长时间行走,也不适合快步行走。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午饭之后更不适合进行各种运动,因为此时更适合进入午休,哪怕是短短的半个小时静躺或午睡,都会对身体产生很好的休整和补益作用。
国外科研机构研究成果说明,每天坚持半个小时左右的午睡,就可使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降低40%。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dRAz7akK3XKKbWddW7tqKLpqiaqLeuSpxn0c2uqC7icNv2xHwHtibNWjILibWYrWIWn4wea1IRB6L37Te2kBSErrw/640?wx_fmt=jpeg
医学专家还告诫我们,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特别要注意饭后不应进行任何剧烈活动,因为有可能会加重心肌缺氧,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患有胃下垂的人,也不适宜进行饭后行走,因为有可能使胃下垂进一步加重。 也有的医生建议,促进肠胃消化的行走应该放在饭后半个小时以后,这样就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 这么说来,对“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个古老的传说,既不应过分迷信,也不应轻易否定,而应科学地诠释它。它并不是绝对真理,也没有那么神奇。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dRAz7akK3XKKbWddW7tqKLpqiaqLeuSpJOsMh4wHicmol81g9oic0ic12Bng1OKexiaax4LrLKibyA7ozmV7InOlqcA/640?wx_fmt=jpeg
在这段时间走路除了具备以上一些好处外,还有以下几个优点: 优点1:有助于加强晚饭后的胃肠蠕动,促进身体消化系统功能的发挥与改善。 优点2:在走路运动后,身体产生疲劳,情绪趋于稳定,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达到平衡,有助于改善和提高睡眠质量。 优点3:与当天工作时间不冲突,便于晚间休息恢复体力,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优点4:选择这段时间走路运动,能获得较好的减肥效果。 优点5:美国心脏病学会研究结果说明,傍晚运动可以使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增强近40%。 所以,晚七点至晚九点是走路运动的最佳时间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