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重阁》 唐 如来使
《大重阁》唐 如来使
大重阁中莫愁堂,卷六清宵细细讲
神女生涯原是梦,姑娘本是少年郎
风波不信莲枝弱,七夕谁闻荷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澄心观想及乱想
兼福兼慧及净愿,往生十方极乐乡
闻法方得心智开,耳根反闻定力强
当处发生当业转,阿惟越致非狷狂
一心弘扬如来藏,道友同是踊出汉
楞严经告诉我们:“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我们:带妄显的那个真,还不是真正的真。显的是舍有归空的那个空性,显得是别叫的次第空性。还不是真正的真。因为还有个能显真能显妄的那个东西,才是真正的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心。也就是楞严经讲的真真如性。 修行在当下当下,包括时间,空间,万法万象,过去,现在,未来,当人当时当处,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的命运,其实是自己的“心”现“识”变。与他人没有任何关系,包括他人,他事,他物都是自己“心”的呈现。世间人常说一句话,你的外面没有别人。其实,连外面都没有,你想想,放下你的姓名、你的模样特征、你的观念、你在社会中的种种关系这些外在因素,你与别人还有分别吗?这些都是自己戴上去的眼睛。你认为的总总,都不是最重要的,学佛法,才是最重要的。一心三藏(如来藏)为什么称为了义法,就是因为它圆融、圆满、圆通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没有凌驾于生活之外,也不是高深的学问。而是让我们在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观照我是谁?事情的结果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态.....这些呈现当下就是我自己在“心现识变”。这个观照的过程就是修行,就是回光返照,入圣人之流。不喜不悲,不惊不惧,不恼不怨....安心于每一个当下。智者大师讲:“读经,每一句经会相归性,读经是修行;讲经,每句经会相归性,讲经是修行;听经,每句经会相归性,听经是修行”。同理,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个当下都是可以会相归性的,生活就是修行。 踊出汉啦!不敢当^_^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