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一心三藏无修无证当下成分真即佛”这是曲解佛法。
佛讲过“明白一心三藏无修无证当下成分真即佛”吗?一、佛经没有讲明白一心三藏无修无证就能成佛1、请认真看看法华经上佛授记弟子们都是供养多少亿诸佛,修梵行,宣佛法,起塔庙,具足菩萨道等等,在未来当作佛,没有授记当下成分真佛的。舍利佛跟随佛已经2万亿佛所了,法华经第一段讲弟子们都是大阿罗汉,怎么不说弟子当下是分真即佛?按照《教观纲宗》、《天台四教仪》等著作的解释,一个真正具备三皈戒体的佛弟子,当他听闻到《法华经》、理解了《法华经》、受持讲说《法华经》者,都是圆教五品观行位,这在圆教还是外凡位(内凡十信)。但是为什么竟然“印证”他们都是圆教圣位的分证即佛?何况那些被 “印证”的人们,有些连三皈五戒都没有,这种人们就连名字即佛的标准都没有,怎能说是分证即佛呢?楞严经: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经文上怎么不说: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分真佛?阿罗汉会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讲法华经时佛的弟子们苦修也不过才是阿罗汉果位,现在有讲听几句经都一下成分真佛了?就飞起来证明一下吧。佛制定佛教大乘的果位:阿罗汉、菩萨、佛。
现在有人改成:分真佛、圆满佛。这种人有何德能把佛制定的果位都改了哪?
好的。那就证明一下已经成分真佛了。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并不是明白(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华严经:佛教讲信解行证。明白道理只是做到了:解。没有行岂能即修即证就证到了?比如:你明白了万物万法一切的实相,实相无相无所不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只是理悟。你遇见别人对不住你,你就心里就想着怎样报复对方,境界现前仍然我行我素,等于没有修为。
法华经和僧伽吒经等经:听佛讲经有当下证果的,那是佛陀在世有很大威力可以成就有缘众生的,其他人能与佛相比吗?法华经:佛给舍利佛目建莲等第子们授记成佛都是:过不可思议劫、于无量劫、于当来世供无量诸佛、建塔庙供养、奉持正法、广宣佛法、教化无量众生、常修梵行、具足菩萨道等,当得作佛。法华经中授记之文,都是“当(将)来成佛”,岂有当下成分真佛的说法?!明白一心三藏道理,只是理悟,还没有任何修证是不能成初果罗汉的更别说分真佛了。昔日藏地有人问阿底峡尊者“有没有不修而成的法?”尊者笑笑说,不修而成的法,我也想要啊!哪有这样的讨巧?正信的佛弟子都知道,任何一个人学习佛法,皆需依师。大恩海公上师曾云“无师自通,天然外道。”吾等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师在《广论》里明确指出,依止法属于道前基础,在修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学佛如此,世间法同样如此。世间的一门手艺,尚须拜师入门,由老师手把手地指点,何况是出生死轮回的佛法。学佛,比学习世间任何一门技术更精妙、更深邃,若无师长指点而能悟道证果者,在末法的今天绝无可能。佛陀曾讲,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朝着魔,着了魔,真是千佛不救了。自比圣者、自认智者、极顶,这些都是广论所宣说的愚痴之人的法相。2、法华经上佛在为一切众生授记。《法华经》云:“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一称南无佛,皆己成佛道。”。祖师解释这里的“皆已成佛道”,不是当下成佛了,是讲念一声南无佛就已经种下了金刚种子未来必定成佛,是当下授记未来成佛。一个妄想执着不去就念一声南无佛的在家居士就当下成佛了?佛在世时,有一老汉因五百劫前念了一句“南无佛”,五百余劫后此“善根”成熟,终于出家,修行证果。此“南无佛”善根,众善之根本,历经五百多劫的漫长时间而不枯朽,而能生根发芽,开花结菩提之道果。3、分证即佛是啥果位:行人从相似位进一步加工用行,至此破一品无明,证入圆教初住之位。初住位即能分身百界作佛。化度众生。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说,“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应以九法界身得度者,如普门示观。”从此发无功用道之真修,进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破二至四十一品无明,皆属此位所摄。此即分证即佛也。”普润大师分证即佛颂云:“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被授记成分真即佛的对照一下看自己是不是证到了分真即佛。所以,无修无证成分真佛是没有根据的。楞严经: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宣化上人解释:佛告阿难,你现在已得初果须陀洹,即入流,入圣人之法性流,逆凡夫之六尘流。金刚经说得很清楚,初果须陀洹,名为入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亦已灭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和众生世界,见道位中我执分别之惑,即已断了见惑八十八使。但思惑八十一品还未断,故还未能逆分段生死之流。所以还未知道六根里,多生多劫,无始以来所积下来的虚妄习气,即我执俱生之思惑。这种积习不容易除,是要经过亲修,才能断得。何况此中还有分别法执,俱生法执和尘沙无明,生住异灭,分别头数呢!生住异灭即四相无明:在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中之业相、见相、境界相,及六粗相中之智相、相续相为住相。以执取相,计名字相为异相。以起业相,业系苦相为灭相。在这四相无明中,分别起来还各有四相,所以头绪纷繁,数量是无穷无尽的。佛怎么不说:你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可以无修无证这些无始虚习,当下就成分真佛了。《楞严经卷十》【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佛陀说诸佛妙心,涅盘实相可以顿悟;而事修上,还是渐次除灭无始无明及烦恼习气。《妙法莲花经》中授记之文,都是“当(将)来成佛”,岂有当下成分真佛的说法?!佛怎么不说:阿难,何苦来哉?谁让你苦修苦证,成佛最简单了。你看我成佛用了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不知道一念信解如来藏啊。
邪知见太多太杂,已禁止发言一个月。要批判一个法师的法理,至少先得听懂他的讲记,否则就是胡搅蛮缠,误导众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