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三昧:其实就是「如来藏」三昧,就是「净德三昧」,就是「慧炬三昧」
不共三昧:其实就是「如来藏」三昧,就是「净德三昧」,就是「慧炬三昧」,就是前面所有的「三昧」。怎么「不共」呢?不与人、天、声、缘、藏、通、别这前七方便人「共」。「一心三藏」只有受持《法华经》《楞严经》才能成就。“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人情”,不讲第一谛法非佛弟子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人情”,此句出自 宋代临济宗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这是什么意思呢?借助这句话,说: 弘扬佛法要做真佛子,宁可遭受地狱一般的苦痛,也按照佛经真实、究竟的道理解说,绝不将佛法随顺人情(世俗人、小乘人愿意听什么,就怎么任意随顺附会曲解胡诌或者是以权巧方便法而济度)。 为了维护佛五时开权显实的正法、荷担如来家业,虽然遭受危难和攻击,亦宣扬第一义谛,是不是就是讲“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人情”这个意思呢? “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这是根本,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明白万法皆当人当下一念所变现,如何能不生起同体大悲心?故菩萨发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菩萨明白,所有人,都是一个人;所有事,所有物,都共一个本体,从而发大菩提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界尽,方证菩提”。能如此发心,是名“真佛子”,能如是发心,名为“真菩萨”。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证! 为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法华经)
佛就讲了一个空性,讲了一个真如。告诉你这个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空性,才是你的真心。当你刻骨铭心的认识到这点,你就是见到了自性佛。你就以这种不生不灭的根性,破除了生灭之法,当下了脱生死。成就就是这么简单。所以这里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就是你能从生住异灭,有形有相的万法,见到他当下就是那个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空性,你当下就是见到了如来,见到了佛。当然,这个真心还不是最真的真,这也只是个过渡。 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佛最后用一个如来藏的道理来阐述明白。就是告诉你, 这有形有相的万法与无形无相的真心,当下就是一个心,这才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一法不是心,即,凡所有相,皆是实相。这个实相,就是万法皆我,没有哪一法不是我。如华严经所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众生就是代表无量的万法。随手拈来一法,皆是诸佛法身真常,皆是“我”,皆是心,皆是佛。这才是真正的见佛,是以心见佛,以心做佛,即心即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