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是表「涅槃城」,表法身坚固而不可动摇,灵鹫山是表无量万法
8.所以有些经典叫「王舍城」,有些经典翻译为「王赦城」。那如果翻译成「王赦城」的时候,我们就是后一种说法。但一般地来讲,我们兼顾圆融这两种传说。耆闍崛山:翻译成汉语,叫灵鹫山。灵鹫是一种大鸟,这种鸟很有智慧。因为这个山的形相就像一只灵鹫。讲到这里,我们要会相归性。「王舍城」是表「涅槃城」,表法身坚固而不可动摇,灵鹫山是表无量万法;也可以把「王舍城」说为「心法」,「耆闍崛山」说为色法;或者「王舍城」表「正报」,「耆闍崛山」表「依报」,「依正不二」。
修行在当下当下,包括时间,空间,万法万象,过去,现在,未来,当人当时当处,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的命运,其实是自己的“心”现“识”变。与他人没有任何关系,包括他人,他事,他物都是自己“心”的呈现。世间人常说一句话,你的外面没有别人。其实,连外面都没有,你想想,放下你的姓名、你的模样特征、你的观念、你在社会中的种种关系这些外在因素,你与别人还有分别吗?这些都是自己戴上去的眼睛。你认为的总总,都不是最重要的,学佛法,才是最重要的。一心三藏(如来藏)为什么称为了义法,就是因为它圆融、圆满、圆通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没有凌驾于生活之外,也不是高深的学问。而是让我们在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观照我是谁?事情的结果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态.....这些呈现当下就是我自己在“心现识变”。这个观照的过程就是修行,就是回光返照,入圣人之流。不喜不悲,不惊不惧,不恼不怨....安心于每一个当下。智者大师讲:“读经,每一句经会相归性,读经是修行;讲经,每句经会相归性,讲经是修行;听经,每句经会相归性,听经是修行”。同理,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个当下都是可以会相归性的,生活就是修行。 要会相归性。「王舍城」是表「涅槃城」,表法身坚固而不可动摇,灵鹫山是表无量万法; 为什么佛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发明便解脱’?你懂了就证了。我们应该怎样感恩佛陀,感恩大法?再想一想,我们过去修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是不是倒吸一口凉气啊?差一点这一辈子又是白来一趟。再想一想,当今世界无量百千万亿人是不是很可怜?你把《楞严经》《法华经》读一读,你不就知道了吗?《法华经》关于听经闻法当下成佛,反反复复就是讲这个道理,你不需要老师解释就能看得懂啊。这是老佛爷讲的法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