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家七派宗风详解
禅宗五家七派宗风详解这里所说的禅宗五家七派,都是指的南宗慧能以下分宗分派的情况。自初祖达磨五传而至五祖弘忍,之忍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二派。北宗行于北地,数传而绝。南宗行于南地,普传既广,改变了师弟单传的做法,往往一师传几个弟子,各为一家。于是愈衍愈繁,禅风遍于全国,各务其师之说,竞自为家,遂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七派者,在五家中的临济宗第六代石霜楚圆下分为黄龙慧南与杨歧方会二派,是为五家七派。其中沩仰早歇,曹洞仅存,而云门、临济、法眼三家,在宋朝还很盛。到清末民初,临济则遍天下,曹洞仅一角了。然其宗派的兴衰,非法有强弱,在得人不得人耳。五家七派之分,唯以家风不同而有差别,不是宗旨或教义有差异。今将五家分派之系统,列表如下(表略)。
(一)沩仰宗
沩仰宗是慧能为代表的禅宗中最先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创者灵佑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后在潭州的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西)、袁州的仰山(今江西省宜春县南),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为沩仰宗。
露佑禅师是福州赵氏子,十五岁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于杭州龙兴寺受戒,二十三岁游江西,参礼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侍立至深夜,百丈云:‘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云:‘无火。'百丈起身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此不是火?'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百丈曰:‘此乃暂时歧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己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仰山慧寂禅师,韶州怀化人,姓叶氏。年十五欲出家,父母不许。后二载,师断手二指,跪父母前,誓求正法,以报答父母劬劳之恩,父母乃许。遂依南华寺通禅师落发,未受具足戒即游方。初谒耽源,已悟玄旨。后参沩仰,遂升堂奥。耽源谓师曰:‘国师(慧忠)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授与老僧。乃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授,无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遂将其本过与师。师接得一览,便将火烧却。耽源一日问:‘前来诸相,甚宜秘惜。'师曰:‘当时看了便烧却也。'源曰:‘吾此法门无人能会,唯先师及诸祖祖、诸大圣人方可委悉,子何得焚之?'师曰:‘慧寂一览,已知其意。但用得不可执本也。'源曰:‘然虽如此于子即得,后人信之不及。'师曰:‘和尚若要重录不难,即重集一本呈上,更无遗失。'源曰:‘然。'耽源上堂,师出众,作此‘○'相以手托呈了,却叉手立。源以两手相交,作拳示之。师进前三步,作女人拜。源点头,师便礼拜。
参礼沩仰灵佑禅师时,沩问:‘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曰:‘有主。'曰:‘主在什么处?'师从西过东立,沩知是异人,便垂开示。师问:‘如何是真佛住处?'沩曰:‘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师于言下顿悟。自此执侍前后,盘桓十五载(见《五灯会元》卷九。不久往江陵受具足戒,住夏探究律藏(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沩仰宗的家风,审细密切,师资唱和,事理并行。体用语似争而默契。《人天眼目》说:‘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从;你欲吃饭,我便捧羹;你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亦方圆默契之意。《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沩仰宗明作用。'如普请摘茶的时候,沩山问仰山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请现本形相见。'仰山摇撼茶树。沩山说:‘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山说:‘未审和尚如何?'沩山良久不语。仰山说:‘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教谁□吃?'沩山曰:‘放子三十棒。'此即‘明作用论亲疏为旨'的意趣。又如《归心录》说:‘沩仰家风,机用圆融,室中验人,句能陷虎。'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沩仰宗风,父子一家,师资唱和。语默不露,明暗交驰,体用双彰,无舌人为宗,圆相明之。'
在禅宗五家中,沩仰宗最早兴起,但衰亡也较早。其法脉流传约一百五十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