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拳倒黄鹤楼【禅诗赏析】
一拳拳倒黄鹤楼【禅诗赏析】一拳拳倒黄鹤楼
---宋.白云守端
一拳拳倒黄鹤楼,
一踢踢翻鹦鹉洲。
有意气时添意气,
不风流处也风流。 著者小传:白云守端(1025-1072),北宋临济一杨岐禅派着名禅师。秒工翰量,20岁依茶陵郁山主出家,圆具后参杨岐方会禅师,得其心印。28岁住持江州(今江西九江)承天寺,安徽舒州白云山海慧寺,所至禅众云集。胆识过人,学众敬而畏之。着有《白云守端禅师语录》两卷、《白云守端禅师广录》四卷。
赏析:据《五灯》载,临济义玄三度问法,三度被打,及至开悟后,向黄檗脸上飞掌而掴,可见其雄奇磊落。这是一首唱颂临济彻悟公案的名偈,彰显禅师透脱自在、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以及雄视天下、豪甲宇内的绝顶气概。人佛不二,三来现成,明见此理,禅师当可唯我独尊,鼻孔朝天,傲视天下。“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禅师一语既出,就显出翻江倒海的伟力和雄浑刚健的气魄。明悟真如法身之后,禅师自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刚烈迅猛、扫古荡今的浩瀚之气足以惊天动地、震铄寰宇。亦如释迦世尊降生时,周行七步,大声宣布:“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而证悟的禅师,意气风发自是不减,于不风流处尽呈绝代风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