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无着的生命
禅是无着的生命生命的现象,可以分作一生一世的连续及多生多劫的连续,凡夫的生命是以业力而随波逐流,生死不已,圣者菩萨的生命是以悲愿的力量,往返于无尽的生死大海,广度无量的众生。同样是有生有死,凡夫是无奈的,菩萨是自然的,凡夫是受苦受难,菩萨是救苦救难,其不同的关键,就在于心有所着和心无所着。
悟后的禅者,已经心无所着,既不在乎生与死,也不在乎不生不死。因为已证无我,我都没有,究竟是谁去流转生死?因为已证无相,那就没有生死相,也没有涅槃相。换句话说,我无、法也无,所以能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才是大解脱、大涅槃。这也就是为什么伟大的禅师不需要为他们自己的生死问题担忧的原因了。现在举两个例子如下:
永嘉玄觉(西元六六五─七一三年)初见六祖惠能(西元六三八─七一三年)就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而六祖惠能开示他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证道歌》则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又说:“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这段话告诉我们,永嘉玄觉在未闻六祖惠能开示之前,他还执着生死的问题,如果不了生死,一旦无常到来,究竟何去何从,这是多么重要而可怕的事!当六祖惠能告诉他不需要害怕生死,也不需要担心生命的无常,只要体会到生即是无生,迅速无速,那就是生死已了,无常不在。永嘉听到这样的开示之后,就把生死的大事解决了,所以要说迷时如做梦,悟后如觉醒。梦中有生死,觉后无世界。所谓无生就是无着的意思,不起烦恼,就是不生分别。畏生死则求涅槃,厌苦欣乐,无非是执着。心无执着,就不在乎生死的可怕,也不会认为涅槃之可取。这是禅悟者对生命的态度。
大珠慧海(马祖道一的弟子)云:“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又云:“本自无缚,不用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显。本来,涅槃和生死、垢和净、缚和解,都是相对的。唯有从生死才知有涅槃,从垢才知有净,从缚才知有解。因此,追求涅槃一定是在生死中,追求清净一定是在垢秽中,追求解脱一定是在束缚中。唯有心无所着,既不畏惧生死,也不追求涅槃;既不讨厌垢秽,也不心喜清净;既不感到束缚,也就不用解脱。那才是活活泼泼、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禅的生命现象。(文/圣严法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