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赏析】牧牛图颂·未牧第一
【禅诗赏析】牧牛图颂·未牧第一牧牛图颂·未牧第一---宋.普明禅师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著者小传:普明禅师(生卒年不详),一说为北宋禅师,住持于龙泉寺。 赏析:禅宗很多祖师喜欢用“牧牛”譬喻“修心”,即将牧童比作人,将“牛”比作“心性”,后来许多牧牛公案逐渐形成图卷,并由许多禅师依据图卷作成偈颂,从而成为图文并茂的禅门心法著作。普明禅师所作的“牧牛图颂”是禅诗中的佼佼者。因其诗“言近而旨远”、其图“象显而意深”,故为广大参禅者所珍爱。普明的牧牛图颂分为十大阶段: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主要着眼于调伏妄心、证悟本来,讲究修行次第、历阶而升,最终证得人牛两忘、法法圆融的究竟涅槃境界。 本首诗是牧牛图颂的第一首:未牧,主旨在于当人的妄想心性尚未调伏时,如同未受驯服的野牛,扬头横角,恣意咆哮,狰狞可畏,终日徘徊,远离真心的家园,越走越远。妄想执着障蔽众生的光明自性,犹如一片黑云横隔在山谷之口一样:“步步犯佳苗”譬喻众生被无始劫的烦恼、习气所遮蔽,迷失觉性、造作不安,屡屡造罪,沉溺在六道轮回的苦海中而无法解脱自在。北宋廓庵师远禅师也著有“牧牛十颂”,我们可以对照共赏,其第一首是“寻牛”:“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禅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