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莲 发表于 2017-7-11 17:13:25

世间的法则

世间的法则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fgnkxfGnnkQXYS5iadtibZxdVKDHFVMT8UyNHBKcsldK1iaib72zHVBvY08ktHBqZSw0YXibrPsFocAZA3KicicWcQ4Cw/0.png心上莲花:世间的法则http://mmbiz.qpic.cn/mmbiz_png/fgnkxfGnnkQXYS5iadtibZxdVKDHFVMT8Uhsqn6ZdRf75vNszOcicsjs6laZWZeoSOllXdMvrwiaiczlO3LcpyT8B5Q/0.png
全息法则  任何一个点,都是世界的中心,既是世界的缩影,又是世界的全部。
映射法则  所有的事物,既是整个法界的映射,也是周边环境的映射。从宏观上讲,是天人合一;从细节上讲,是相互借用,相互模仿,任何一个事物都必定带着周边环境的痕迹。
关连法则  每一件事物,都与周边环境有相互关连性,离得越近,关连性越紧密,没有一件事物是独立的。
切入法则  世界就象一个大房间,有无数的门,从任何一个门都能进入这个房间。任何一个切入点,都是打开生命与世界全部奥秘的钥匙。只是我们需要选择以己所长,选择薄弱环节入手,进入的是同样的世界。
显现法则  当我们持续地关注一个事物时,这个事物会显现出无穷无尽的细节,乃至衍生出无限的附加意义。当我们持续寻找、追问答案的时候,它就会在意识与潜意识中不断成形,最终都必将显现。
关注法则  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的期望或担忧的时候,我们所期望或担忧的事就会出现。
吸引力法则  当自己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吸引而来。这种吸引力,包括强烈的期盼,或十分肯定会发生,及非常地担忧,害怕发生某件事,等等。
信心法则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绝对地相信,这件事最终会以某种方式变成事实。
看法法则  世界没有固定的形式,存在无数种可能。我们怎么样的看法,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怎么样的世界。所以这世间没有唯一正确的真理,只是切入点的不同而已。
当下法则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过去只是我们当下的记忆,未来只是我们当下的想象。即使当下,也只是眼、耳、鼻、舌、身、意等觉知系统在心上的投影,只是幻化出来、两两相对而生的影像。
因果法则  凡事有因必有果,任何事实也必有前因。从来没有平白无故掉下的馅饼,也没有无故加之的灾难。每一个作用力,必有一个反作用力回来。
相对性法则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性地同时出现的。这种相对性存在,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但总量为零。法界的总量就是零。
时空法则  时间与空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空间存在于时间之中,时间也存在于空间之中。从时间上讲,无常是不变的法则;从空间上讲,无我是不变的法则。
平衡法则  在无常的原则下,世界一直在平衡与打破平衡的循环中发展变化。所以万物链(包括生物链、社会链条)是毁不掉的,每当一种大家习以为常的链条毁掉,很快就会被新的链条替代,新的平衡就产生了,新的秩序产生了,新的循环也产生了,一切又很快趋向于合理。
重复法则  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行为、意识与潜意识当中,我们不断地重复的事物,都会逐步变成事实。
累积法则  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灾难都是细微事件不断累积的结果,当累积到突破临界点时,就会发生质的改变,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惯性法则  没有外力干预,事物就会保持原有的状态。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打破原有的状态,建立新的惯性,改变习气就要用这个方法。
替换法则  一项不想要的记忆或者是负面的习惯,单纯地除掉很难,但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内容或习惯替换掉。
专注法则  心止一处,无事不办。钉子之所以能钉入地板,是因为它尖,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这一点。
顺势法则  只有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大势,才是最省力的方法。顺势引导,把大势轻轻一拨,让势头顺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运用自在。顺势而为是最高境界,顺势不是不为,而是为了“为”。反之,不管对错,只要逆周边的大势而行,必定会被周边环境联合打压,导致麻烦或灾祸。
利益法则  不要把社会规则及对人的要求,仅仅放在道德自律上,利益驱动才是世界的基本动力。趋利避害是一切生命的本能,利益最大化、损害最小化是一切行为的准则。只是利弊得失的衡量原则,有的人重于物质,有的人重于精神;有的人只看到眼前,有的看得长远;有的只重于个人,有的重于族群与大众。
得失法则  得失遵循守衡原则,福报总量是有定数的,得到一样,就会减少别的方面。得失也遵循平衡原则,想要得到,就要付出;付出越多,得到越多。
苦乐法则  一切苦乐都是在打破平衡中产生的。刚吸毒的人,体会不到吸毒的快感的。只有上瘾后,将本来的平衡打破,将身体状态分成极端痛苦与极端快感两个极端时,才能体会到快感。所以快感不是白来的,而是以等量的苦换来的。  乐一定是在苦中产生的,没有苦也就失去了乐。美味产生于饥饿、性快感产生于性饥渴的累积、吸毒的快感产生于对毒品无法遏制的渴望。  苦乐也是同时存在的,愤怒是一种苦的极端表现,但发泄愤怒的过程中,也夹杂着发泄的快感。快乐也一样,在性满足过程中,快感越强时,渴求越大——渴求即是一种苦。苦与乐,如手掌与手背,须臾不可分离。
对错法则  所有的对错,都是以自己心中的标准衡量的结果。每个人不同的心性、经历与所接受的信息,决定了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所以对同一件事的是非的判断也就各不相同。所以从根本上讲,没有对错,只有业流,自己选择什么,就承担什么。
临摹法则  练字进步最快速的方式,不是学习字体的美学结构,而是直接临摹字帖。学佛亦然,从身口意三处,临摹乃至与诸佛菩萨、诸贤圣完全相应,进步更快,这就是密宗中的三密相应修行法门。
本原法则  心就是世界的本原,所以心本来是无所不知、也是能力无限的,只是我们执物为己,为欲所覆,才掩盖了心本具的光明。
放下法则  心的本来面相是光明澄澈的,只是被贪、嗔及邪见障碍了,才迷雾重重,又如浊浪中看不到水下的一切。把贪、嗔、邪见等一切造作放下,则心本具的一切功能都能逐步呈现出来了。
内证法则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构成自我的一个复合的世界,看似客观的世界,都是心识的化现,是心识的实体化。所以没有所谓外在,所有事物都是心识的映像。对修行而言,外求的人皆是迷误,内证的人即是觉醒。
无我法则  修行的总纲领是无我,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迷雾渐渐散尽,本心就会逐步显现出来。而贪欲是自我观念的粘合剂,所以对治贪欲又是修行的基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间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