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莲 发表于 2017-7-11 16:33:06

看看你有多少福报!

看看你有多少福报!
什么是人间的福报呢?古人讲的福报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康宁;第四是有德;第五是善终,拥有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状态。  
[*]第一福是长寿,就是你的身体能坚持多久。

只要以不破坏的心态、行为来对待你的生活和生命,你就能长寿。吃的东西不能破坏自然,有些人贪吃,把毒也吃进去了,例如非典、疯牛病、禽流感等。
所以五福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而想要健康的身体、想要长寿,就要有一个健康的饮食观念、一个健康的理念,不要把整个社会、环境破坏掉。
佛法就告诉了我们要摄取健康、有机的食品、不利健康的食品不能够摄取。而且佛法对于饮食的习惯、时间、状态都很有讲究。
佛门里吃饭后要念:“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当愿众生,所作皆办”。
就是说:在吃饭时候要想到每一个众生都能够健康,以这样的心态去吃饭,称为“五观”。这是为了防止贪心、嗔心和痴心,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第二福是指富贵,富贵的富是指富有、财富,通过认真努力换取来所需要的东西;贵是指你人品高贵。

有些人富但不一定贵,如果大家都讨厌他,他再富也没有什么贵可言。如果大家都尊重他,他能起到引导社会大众的作用,就是所谓的有影响力,那他就是一个贵人。
我们大家如果自己的身心行为好了、又能够赚钱、又能够影响社会大众往好的方面发展,让大家身心都能健康,那你就是一个又富又贵的人。

[*]第三福是指康宁,就是健康安宁。

有些人虽然长寿,但是心不安宁,这样也不算是有福。就算过去世造下好的因,让你活到九十岁了,但是你这一生没有造好的因,没有好好修行,没有改变心态,有很多烦恼,即便是活到了八九十岁,这样的日子也不幸福。

[*]第四个福是德行,德就是心德,对别人好这叫德。

我们讲有功德,内在有功,外在才有德。有德就是你个人完美了以后,你对别人也能真心诚意地付出,这是有德。一个有德的人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如果你表面很风光,你家里人看到你都讨厌,那你肯定不是有福的人。比如,有些人学佛,学得家里人都讨厌他了,这就是德不够。
第五福是善终,就是寿终正寝。
就是我们平常做人、做事要善始善终。这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就不要轻易放弃,哪怕是烧一壶开水,你也把这一壶水烧开了,再去做其它的事情。除非是有更重要、更迫切的事情要处理之外。要养成一个有好的开始,也要有好的结尾的习惯。

获得观音菩萨慈悲感应的神秘方法                                                                   1.“一心称名”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为重要。所谓一心称名,就是专心一意的念,使能念的我与所念的观音融而为一。《观音义疏》卷上释曰:“称名有二:一事二理。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故名事一心也。
……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念空慧相应,是知声相空呼响不实,能称所称皆不可得。是名无称,是为理一心也。”《法华经》之观音普门品的深意,是在阐明万法一体的理念——个别的众生与一切众生本具的宇宙本体或佛性之认同,就像一滴水流入大海一般,其方式即是藉著一心称念观音,与观音合而为一。
2.勿存功利观念
  众生常念观音圣号,固然会在冥冥之中得到观音保护,却不应老是求菩萨的物质帮助,应该更进一步地向人格的内心下工夫。所以普门品中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3.勿临时抱佛脚
  人们每有一怪现象,即不到苦难当头,想不起观音菩萨,就是信仰,也不恳切。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非智者之所为。真正信仰观音菩萨,不仅是临时救急,更应重于平时的实践,在忠实的实践中,得菩萨的感应,自能解脱现生的苦痛与内心的热恼。也唯有在平时奉行菩萨的言教,才能增长清净的功德法财。
4.发起大悲心
  众生欲得菩萨的护念,无有恐怖,应学观音菩萨的大悲法门。慈悲是观音的德性。如果不杀生,而且对一切众生,能予以普遍的爱护,心行就与观音的慈悲相应,相应则相感。故《坛经》说:“慈悲是观音,喜舍是势至。”观音菩萨教化众生是以身作则的。他自身精进地修大悲行,也教众生修大悲行;他从大悲行中自利利他,积集了无量功德,而得究竟的解脱;众生若依菩萨的言说奉行,定能离苦得乐;若能累世修大悲行,即可成就观音菩萨的无边功德而得无上的解脱。
《般若经》上,佛给我们讲六种修行的方法,“布施”是一切功德的因,这是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我学了这六十多年,六十七年了。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只要拼命去施,不要考虑明天怎么样、明年怎么样,还没有到,何必想那些!全心全力,抓到了机会就干,带头干,绝不落后。

“财物”中国古人叫“通货”,“通”是什么?流通,像水一样,有进有出,出得多,进得多;出得少,进得少。你要想发大财,你就修大布施,决定有好处的。
希望自已无论是有财,或者智慧、健康长寿,都要想到为众生服务,这就对了!不要为自已,要为众生。众生就是自己,众生跟自己同一个自性生的,所以它是一体。一体怎么能不爱护?!所以爱人如己;
再扩大,爱一切物如己,爱树木花草,爱一切小动物,爱山河大地,要把心量拓开,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性,就是一个真心。你要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的慈悲心就出来了。大慈大悲,没有条件的,绝不希求有回报的,没有这个念头。那个回报是自然的,而且是圆满的。

李萍 发表于 2017-7-12 14:44:45

南无阿弥陀佛

李萍 发表于 2017-7-12 14:45:01

南无观世音菩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看你有多少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