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今译 【唐】如来使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来使今译】
朱雀桥边,秦淮河依旧日夜流淌,
不知名的野花,年复一年落寞地绽放。
穿过了这条光影婆娑黯淡的乌衣巷,
抬头便瞥见几丝透过树梢的夕阳。
燕子在这下里巴人居处己经很是习惯了,
它们不再吟唱昔日叱咤风云的王导谢安。
笙歌远去,当年的琼楼画堂怎禁得历史的风吹雨打,
花径斑驳,不变的是那领众八万破敌百万的壮怀。
燕子时来,相看不厌依然是江南烟雨繁华,
掉头苦吟,一念间便穿越了东晋淝水时空万法。
【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以文学的角度讲是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今浅析之:
当知时空万法皆当下一念,一念便现了时空万法。还有什么不能看破放下?施补华只是凡夫,白居易自是佛子。掉头苦吟而叹赏良久,必是得其真义矣! 最好的修行心态是什么放下我执 听闻一心三藏 时刻用一心三藏来待人接物 来调理我们周边的环境 到哪里我们要适应环境 而不是环境适应我 包容人事 而不是人事来包容我 这是最好的心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