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0540286 发表于 2017-5-31 14:55:32

唐太宗,受菩萨戒皇帝

李世民(599——649年,唐太宗,受菩萨戒皇帝)贞观十八年,太宗皇帝下诏道:“如来灭度,时以末代浇漓,佛法付嘱国王大臣,护持正法,然而僧尼出家,戒行须备;若纵情放逸,触途烦恼,关涉人间,动违经 律。那既失如来玄妙之旨,又亏国王受付之义。《佛遣教经》是佛陀涅槃时所说,戒敕弟子,甚为详要,末俗缁素,并不崇奉,大道将隐,而微言且绝,寡人为了永 怀圣教,用思弘阐故令有司之官,差选书手十人,多写此经本,务必要尽力施行。凡是京城中,五品官位以上者,以及诸州的剌史们,都各人付给一卷,若见僧尼业 行与经不同者,应当公私劝勉他们,依教遵行。”“尊祖重亲,人生之大本,故先老子以别亲疏之序,非不留心于佛教也。自有国以来,朕从未创立一所道观,凡有功德,皆归僧舍。你们看!我将自己太原的旧宅,都改 建了佛寺。过去虽然在操戈临阵之时,我也不愿滥杀无辜;而今凡有战场的地方,都建立了佛寺。朕心如此,恐怕卿等还不能了解呢!”“朕鉴于有些僧徒,溺于流俗;或都假托神通,妄傅妖怪;或谬称医筮,左道求财;或都造诣官曹,嘱致赃贿;或者赞胃焚指,骇俗惊愚。假使有一于此者,皆大亏圣 教,朕为了护持正法,对于如上所说的不合佛法,败德无行的僧尼,是决无宽舍,务使法门清整……伽蓝净土,咸知法味,菩提觉路,绝诸意垢。”“出家者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

dangjue 发表于 2017-6-5 09:53:26

楞严云『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变现则动,动则为风。未风之前,身心本具。若不具者,无孰能有?身心虽具,却无形相。若有形相,岂不失控?虽无形相,其性本具。如诸疯癫,无非当人,妄想所至。楞严说为一念动摇妄想而有风大。地火水三,亦复如是。皆依心现识变,次第而现。是故明觉立坚,坚明立碍。一念坚固妄想而有地大。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一念暖触妄想而有火大。宝明生润,籍火蒸之缘,一念湿润妄想而有水大。四大因心成体,次第变现。现即性一,变即相万。性相如是不二义故。现即不动其体,变即随缘而用。体用如是无二别故。现者即显圆融,变者即彰次第。如是次第不碍圆融,圆融无妨次第。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次第圆融二无障故。如是乃至四大周遍,不相陵灭。性本绝待故。闻一悟千,推而广之。三界如是,一真如是。如来藏中,天真如是!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6-5 10:44:15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一月光 发表于 2017-6-5 21:49:05

《法华经》是叫众生究竟成佛,你明白了这个《法华经》,当下就成佛。一念真心变现万法,这是《法华经》的妙用,时间即是空间,即是万法,万法没有谁不是谁。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啊!哪一样不是哪一样?这是石破天惊的大法。此法难解,非智莫入,好好观照。这就是《法华经》难解之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太宗,受菩萨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