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佛法梦---魅力中国采访印广法师
印广法师:佛法,就是生活中的法。它把天地万法的来龙去脉与一切万法相互之间的关系,从真实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也可以方便说为从哲学和科学的高度来认识、来探讨。释迦牟尼佛出世讲了四十九年法。
在这四十九年法里,前四十一年他讲了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那么这些法门呢,主要的是从方便的角度开导大家,在佛法里把它说为“结缘法”。它能得到人天福报,有利于社会团结,但是不能开智慧,不能了生死。
那么另外一部分法呢,叫“了义法”,叫成就法。佛在世最后八年讲了一部《法华经》,反复肯定《楞严经》。这两部经典从本质上讲,是一部经典。《楞严经》详细地将《法华经》的法理一点、一撇、一捺、一划、一字、一句、一段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华经》将《楞严经》所阐述的宇宙人生真理进行高度概括,充分肯定,反复强调。所以我们把佛所讲的法分为这两部分。这是历来祖师大德的分法。
自古以来都把《法华经》《楞严经》说为是诸经之王。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佛在《楞严经》《法华经》中,把其它法门予以否定。佛在当年讲《法华经》的时候,就有五千人因为不认可而退席,何况现在?《法华经》《楞严经》是经王,这是不容否定的!因为这是佛金口玉言,也是文殊菩萨金口玉言。离开了《法华经》和《楞严经》,其它任何法门都不能成就,这是佛和文殊菩萨的共同论述。那么根据我们这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我们想这样来概括,为什么讲《法华经》《楞严经》是经王?因为它是基础课,是最低级的法门,而其它法门是中级、高级、高高级。
所以,修行人应该先把《法华经》《楞严经》搞懂,然后再去修《无量寿经》啊、《地藏经》啊、《阿含经》啊、《金刚经》啊、《华严经》啊、等等等等,再去念佛、拜佛、坐禅、持咒、修密,那都是高级法门。也就是说,先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然后再解决锦上添花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这样圆融起来。就跟这个学校里的课程一样,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英语乃至琴棋诗画等,但这么多课程,其中最基本的课程就是语文。离开了语文,其它所有的学问都无从谈起。而且把《法华经》《楞严经》中所讲的如来藏道理搞明白了以后,它能普及到一切领域。不管是好人坏人,男女老少,他都能认可。
阅 〔一〕《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恒、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二〕《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三〕《法华经·法师品》云∶"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四〕《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悯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后,悯众生故,出于恶世,广演此经。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五〕《法华经·法师品》云∶"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又云:"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六〕《法华经·法师品》云∶"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七〕《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八〕《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云∶"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祗劫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祗,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祗不可得比。" 〔九〕《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使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Р琛⑷襞舍暗、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十〕《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用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十一〕《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人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复贪著是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普贤,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如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狮子法座上!" 〔十二〕《印光大师文钞》中云∶"法华奥典,位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以上所示乃《法华经》无量殊胜功德之一滴也。总而言之,读诵、受持、书写、解说、供养者,皆具无量之功德,其之功德,佛智筹量不得其边。皆是大菩萨,自舍清净业报,愍众生故,生此人间,为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非菩萨事也),与如来共宿,诸佛护念,一切魔外不得其便,一切烦恼所不能侵,现世安稳,所愿不虚。上根之人,须臾闻之即得究竟成佛。一般之人闻已信解受持即得近佛果凡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释迦本师即与授记成佛。又大势至菩萨化身印光大师开示,闻法华经者即往生,而且往生即登一生补处,速得成佛。 读诵《法华经》能得无量无边殊胜利益故,读诵受持者无不成佛故,在此普劝一切大众共同来读诵此无上妙典也。 回顾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弥陀经》密髓而圆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而不一,而其立论落脚却无二。四部经是一部经,是讲的一个法,是一个心三藏。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楞严经》“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法华经》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又云:“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又云:“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又云:“(佛)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 愿《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鼎首楞严经》传遍十方法界, 如来藏的法理法意遍满十方。佛力加持,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