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521 发表于 2017-4-26 21:55:41

大道至简,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天地万法皆当人当下一心之所变现,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而已。一尊佛,即是卢舍那佛,即是圆满报身,即是空不空如来藏;一个人,即是毗卢遮那佛,即是清净法身,即是空如来藏;一个念,即是释迦牟尼佛,即是无量化身,即是不空如来藏;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皆是一心变现; 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皆是一佛变现; 报身,法身,化身,三身是一体;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如来藏。果真明得此理,即是明心见性的菩萨。对自己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负责,从此告别六道轮回,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为开悟?明白并刻骨铭心相信了万法万物无非当下一人一念所随缘显现的真实,即为开悟。何为明心见性?明白了一心当下即万法万物,即为明心。明白了万法万物当下即为一心所现,即为见性。……开悟,不从修得,从听经闻法得。开悟当下即了脱生死。圆满,不修不得,开悟后修任何法门都可到圆满。……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既不是一个念,也不是十法界万法,一定要记好,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妄的。不能只知道有这个妄,而不知道有真;也不能只知道有真,不承认这个妄。真妄,空有,大小,多少,香臭,苦辣,无一不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遇缘显现。无量无量的法就是一个念,一个念就是无量的法。但是不能讲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念,或者就是无量法。它可以现一个念,现一个法,现无量法。所以,这个真心是不是不好说?如果一定要勉强说,强词夺理说,《楞严经》给了一个说法,叫真真如性。……《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专题开示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22:28:33

1佛说受持《法华经》第一稀有!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能够踩着一块大石头,在大海里飘来飘去,这个人怎么样啊?”舍利弗:“嗯,这个人稀有。”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大法之人倍加稀有。”怎么信解呀?你相信万法就是我这一念所变现的,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就这一念信解,比这个人功德倍加稀有。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千世界(银河系呀)上大梵天。大梵天怎么上啊,用蚊子的腿搭成的梯子往上,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说:“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佛问:“大千世界满中大火,有人一口唾沫把火全部熄灭,然后再吹一口风,大火又烧起来了。”一个银河系烧大火,这个人就有这么大的能耐,说灭就灭掉了,说生就生起来,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讲:“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还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22:28:54

2佛说受持《法华经》第一稀有:    佛问:“有一个人用藕丝把须弥山捆起来,这须弥山有多大呢,三百三十六万里宽,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三个三百三十六万里高那么大,捆在半虚空——不是用钢丝绳捆啊,是用藕丝,舍利弗,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还是那句话:“嗯,稀有。” 佛又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的人 ,倍加稀有。”佛问:有个大城,一万里见方中放满大火,一个人挑着一担干柴,悠悠晃晃走南闯北,片火不沾。那么大的火啊!人也无碍,干柴也无碍。 现在我们来改换一下,不是佛问舍利弗,是我问各位,你们讲这个人怎么样啊?稀有!我说群里能得闻《妙法莲华经》的大家倍加稀有,是不是啊?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如是说稀有: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憨山大师云: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印光大师云: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22:29:12

1《楞严经》被称为[降魔杵,照妖镜,试金石],你这个人怎么样,你这个法对不对,用《楞严经》,一对照就知道,你有没有讲清一心三藏这个道理,讲解一心三藏叫人几句话当下开悟,所以这个无上,这个甚深,与前面首楞严与大佛顶对应起来观照。[微妙法]与《法华经》对照起来观照,《妙法莲华经》,妙在哪里,就是妙在一朵妙莲华,大道至简,真理至易,就是一朵妙莲花,莲花二字说尽了宇宙人生本来面目,我们在开课的第二天就,从三种角度来理解这个莲花,是不是啊,讲尽了宇宙万法,诸佛菩萨身坐莲花座,脚踩莲花台是不是,莲花在十法界并不是最好看的花,玫瑰花,牡丹花,都比它好看,桂花比它香,所以为什么不叫它,妙法桂花经, 佛讲的很清楚,没有明心见性的人都是盲修瞎练,《楞严经》第一卷,是不是讲的刻骨铭心啊,我们要明白啊,所以第一句。 【无上甚深微妙法】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22:29:28

2【无上甚深微妙法】 [无上]就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这里不是讲第一,不是讲最高,不是讲世界冠军,而是讲一个本体,十法界一切万法,一个念,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无上亦无下,无外亦无内,更无前后左右,没有空,没有有,什么都不能执着,什么都是,叫无上,这是成就我们的无分别心。一样的道理,无上一定就没有下,佛法里不可以打折扣,你想想看,如果有上的话,他一定就有下,是不是,再一个无上的话,什么是上,什么是下,我们认为是上的时候,美国人认为这是下,是不是,我们站在这个地球上,如果从另外一个星球来照相的话,正好我们的脚后跟跟美国人的脚后跟,脚后跟对脚后跟,是不是,哪有上下啊,即使在世间法里,我们也要开通智慧,用智慧来观照。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22:29:44

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死的只是肉体的转化,而灵魂(第七识)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入菩萨的知见。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如人在梦,梦里境界万千,无非一梦人心现识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入佛知见。三世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学佛从入佛知见开始,如果没有佛之知见,所有的修都是心外求法,盲修瞎练,去佛远矣!佛之知见就是《楞严经》说的“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4-26 22:30:01

静思妙莲华: * 「离诸苦缚,名得解脱」。 * 这是一种束缚,种种的因缘将我们绑住,束缚住,使我们无法解脱。 *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要明白到底是什么绳子将我们绑住?情啊,爱啊,欲啊,贪,瞋,痴,慢,疑,就是这些绳索将我们捆绑住,不得解脱。 * 现在我们知道「四谛法」了,还要身体力行「三十七助道品」,我们若能够了解,体会,都做得到,自然就能「离诸苦患」得解脱了。 * 我们要如何离开这么多的束缚?佛陀不断重述「苦,集,灭,道」的道理。 * 「苦」是「所缚」,「集」是「能缚」,绳索是能绑人的,而被绳索绑住的是人,这条无形的绳索就是一股的业力。 * 我们的贪,瞋,痴,慢,疑,八万四千无明烦恼,重重捆绑住我们的心,捆绑着我们的生死来去,在六道中轮回不休。 * 「能脱离此苦集,名得解脱」。 * 我们有办法离开「苦」与「集」吗?我们若有办法解开「能绑」与「所绑」,自然就能得到解脱。556

beauty 发表于 2017-4-27 07:05:33

在佛位,万法都是佛,与佛一个本体。在众生位,念念分别,万法都是众生。阿弥陀佛

李萍 发表于 2017-6-26 11:53:14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印广门清法师-正修行路·答疑(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