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座法、念多少遍咒子、诵多少卷经算不算呢?还是每天研究了多少佛法、听了多少经、写了多少文章或者为大众服务了多少事,才算是精进呢?以上这些可能都是精进,也可能只算是与三宝结结法缘,种种未来得度的善根罢了,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丛林里有一句话说:“老修行的脾气大”,为什么有的“老修行”脾气会特别大?是不是用功用错方向了呢?
本来佛法三学的修持,是要趣向“无我”的,可是如果一切的用功事行,不能朝此目标而会归,那么“我”能持戒,“我”修禅定、“我”有智慧的结果,只不过修出一个更大的“我”,脾气怎会不大呢?修行,当然不能没有事相,因此念佛多少、诵经多少、持戒、修定、观慧等等,当然是用功与否的指标。所谓的“无相用功”,那是大修行人的“密行”,岂是初修行者可以东施效颦的?
然而经上的所谓“精进”,其标准却是:“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的四正勤。这四正勤所透露的讯息是:必须随时以正念摄持身心,不放逸地观察无常、中道等义,使自己的三业运为,时时处处趣向无我与实相,若能如此方名精进。
因此所谓的精进,对于一个初修行者来说,既不能离开事相上的多寡,却又不只是事相上的多寡而已。所以每天拜多少佛、坐多久禅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却是,必须透过这些事修,让自己的心智、性格与行为模式等,渐次地往道上会──随时断恶、修善、自净其意。
然而在断恶、修善与自净其意这三方面的功夫,对初学者而言,最首要也最迫切的,正是“断恶”!所谓的“往道上会”,在这层意义上说正是指不断地冲着自己那无始以来的无明,做自我检察、自我挖掘、自我扬弃与自我修正的“排毒”工作。这才是“精进”的微义所在!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那些看不清楚自己习气在那里的人固然不必提,有些人要不是根本“拒绝”去勘察自己的无明、习气,要不就是努力地逃避内心的黑暗面和伤痕,终而造成人格的扭曲与修道上的障碍。
像这样被无明、我执所重重包裹的身心,就很难以开放的心胸来看待这世间──包容别人的缺点、随学他人的优点、恭敬父母师长、谅解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诚恳和善地对待他人……等等。既不能如此对待世间(这正是某种程度的心灵自闭),当然也就看不清楚,本质上不离世间的一切佛法深义,以及师长与道友的尊贵价值所在。他总觉得:我自己“有一套”,别人的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不过如此而已。
因为这种修道上“自闭”所造成的强大我慢,障蔽了他的学习与心量,同时也障蔽了他的佛性与觉悟,他很难再从内心当中,对人、对法由衷地生起恭敬,因此也就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修行增上。
像这样的人,你看他整天汲汲营营地用功,不过是从“数目”当中获得虚幻的满足,数目累积得愈多,我见就愈强、我执就愈重。表面看似谦卑、恭敬与好乐法,可是一遇到境界,分别就迭起,轻藐、苛薄,乃至暴怒一发不可遏抑。真是愈精进愈让人觉得不可亲近,这,不正是“老修行的脾气大”所隐含的另一层内在意义?
这种人让人感觉全身带刺、冷漠与虚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面对自己的过失时,要不极力辩护,再不就是麻木不仁,不痛不痒。修了半天结果还修成如此,实在令人惋惜。 万法唯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心,即明心;心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由心而现,即见性。法即心,心即法,是一不是二;佛即众生,众生即佛,是一不是二。万法一念,一念万法。大光明藏中,谁非谁?大光明藏中,哪个不是哪个?果真能真正参透这些道理,即是明心见性之人。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是啊,这些算不上精进
迦叶尊者,大根利器,头陀苦行第一,还不是在法华会上成就嘛
迦叶尊者如是称赞妙莲花
【最上妙示,唯刹那事,非年非劫,令我成就】
迦叶尊者如是忏悔修行路
【今思以前,于多年中,难行苦行,是劳无功】
开悟的楞严
成佛的法华
没有商量余地
请大家看一下这个[想]字,上面是一个[相],下面是一个[心]字,就是告诉我们十法界万法都是一个心呀,一切万法相都是一心所现的呀就看你心里怎么样想呀就现什么样的相呀,万法就是一个念变现而来的呀,这颗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自己,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念变现出来的,你果真这样想这样来观照:十法界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来,你就已经与十法界万法圆融为一个本体,与万法圆融为一个自己,你自己就是十法界一切万法,十法界万法就是你自己一个人呀,这就叫应供,应你自己对自己,对别人,对宇宙十法界万法这种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而得到这种看法想法说法做法的供养,这就叫因果报应。你把十法界万法都看作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来,你就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明心见性的当下即已了生脱死成分真佛,是活生生的当下成就不是死了以后成佛,这颗十法界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你自己就是佛,万法共用的一心表[性],一心随缘一念变现出来的万法表[相],一心[性]的当下即是万法[相],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这就叫性的当下即是相,相的当下即是性,即性即相,性相一如,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自己,性表[空如来藏],相表[不空如来藏],性相一如表即空即有[空不空如来藏],所以它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它是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都是一个念变现而来的,所以说十法界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都是你自己一个佛,这就是佛知佛见,都是你一个念变现而来,通过一念变现是让我们悟到一切万法没有显现出来之前本来就有,本自具足。都含藏在十法界万法共用的一心里,仅仅是没有现出相来但却真实存在,那个时候就叫空如来藏它当下即是不空如来藏,所以它是空有不二,楞严经叫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体两用不可分开,如同手掌,手掌正面表空(性),反面表不空(相),正面反面都是一个本体不可分开,这就叫性相一如,空有不二,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当我们知道十法界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变现而来的,这个时候就已明心见性成分真佛了生死是活生生的当下成就,我们就连一心三藏一念变现的法理也不能再去执着了,一心三藏由如过河的船,过了河到了彼岸证得了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佛就彻法源底了,就要把船放下,我们现在是比量功德的佛,现量功德就是等到肉团身无明壳这个定业消亡四大分离的时候那个时候证得的佛性现量功德现前,到那个时候只要当下动一个念头,我想我是个什么当下就一念变现个什么,可以一念示现一切万法之相,万法一念,一念万法,可以现无量色身三味得大自在大解脱!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