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真实不虚:上辈子是猪的男孩竟认出了宰杀他的人!
上辈子是猪的男孩竟认出宰杀他的人!
坪阳乡位于通道的最南端,处在湖南、广西两省的交界处,一片外人很少涉足的神秘区域。「再生人」这种奇怪的说法在这个地方古已有之,当地将这一现象作为田野文化并进行了调查,也想解开这一谜团。经有关人士介绍:「再生人,以前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但是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尽管不能从科学上去考究,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但这种特异的文化现象非常普遍,我们坪阳乡只有7800多人口,把这种再生人现象作为文化调查来看,我们统计了一下,就有一百来个,就有一百来个再生人。」
坪阳乡谱头寨有个吴姓男孩,前世是一头白猪,转世投胎为人后,因尚能准确地认出曾经杀死它的屠夫容某而在当地轰动一时,屠夫容某因此发誓今生今世不再杀生。原来,吴姓男孩与屠夫容某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小男孩一岁多时,家人带他到村里去玩,每次只要碰见屠夫容某,小男孩就要拚命地哭叫、挣扎,每次都这样,家里人也不知道个所以然。小男孩长到两三岁时,每当看见有人在地里采猪菜,他都要告诫他们,哪种菜太苦,哪种菜太辣,采多了,吃不下等等一些话。弄得大人们直好笑,说他小小男孩能懂啥事。
这个时候的小男孩在村里更加害怕见到屠夫容某。每每见到容某,他就老远都会拚命往家里跑去,每次都这样。久而久之,村里人感到这里肯定有蹊跷,便试着问小男孩是何原因。哪料,小男孩说出了一个惊人的大秘密。原来,他前世就是他外公家里养的一头大白猪。还说,那天,屠夫容某带着一个人来买猪,白猪见不妙,拚命地往外跑,一直跑到他家背后的山地上,还是被容某等人追上来抓住,抬去他们家给杀卖了。这可是个爆炸新闻。村里人一传十,十传百。小男孩是白猪转世的事就这样传开了。从此,人们见到小男孩乾脆不叫其名而直呼「小白猪」了。这个名字就这样一直叫到现在。
湖南记者找到了这个男孩的母亲陆居桃。
记者:他是什么时候讲前世的事情的?
陆居桃:他1岁多。
记者:刚开始说话的时候?
陆居桃:刚开始说点点话的时候。
记者:他怎么说?
陆居桃:他讲他是猪。人家在外面摘猪菜,他就说你不要拿这种菜,这种菜不好吃,人家问他,他就说他是白猪。
(来自网络)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1)听经闻法的妙用—— 音频机放在枕边,整晚听师父法音宣流,能让我们的假人(第六识)明理妙用;能让真人(第七识)暗渡陈仓,渡六种意识心,过生死之海;能让我们身上的附体和冤亲债主闻法解脱;能让虚空法界的无量灵类生命“闻即往生”,还有一个更大的妙用,就是让自己念念在道。 凡人难免有习气,稍不留神,就被习气卷走,障碍自己,污染法界。最好是有点时间就听经,让自己念念在道,无暇他顾,尤其是初学,定力不深时。 作为如来使,我们没有别的事可做,除了学法就是弘法,但不是在家里听经就叫学法,在寺院讲经就叫弘法。在家陪读,照顾病老,乃至上街买菜、工作应酬,无不是历事炼心的道场。初学时还需要观照,观照多了久了习惯了,即使不观照,也在观照之中,观不观都是那个东西。如是念念在道,变凡夫的习气为佛菩萨的习气,尘缘法缘,真妄一如,和光同尘,一无分别,活在一真法界。即使心系众生,也是随缘而为,佛度有缘人,对家人也不执着,真正是随缘自在,自在随缘,“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恩师说: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不需要老师,时时事事处处自己的心就是最好的老师。 (2)“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这是根本,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明白万法皆当人当下一念所变现,如何能不生起同体大悲心?故菩萨发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菩萨明白,所有人,都是一个人;所有事,所有物,都共一个本体,从而发大菩提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界尽,方证菩提”。能如此发心,是名“真佛子”,能如是发心,名为“真菩萨”。 (3)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它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就是非空非有。真心无处不有。什么也不是。即一切法,就是即空即有。真心无处不在。什么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很重要。不仅要明白,而且要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真心本体它无相无不相,所以我们很难用有形有相的任何一法去表达我们的真心,所以讲它非空非有,无处不有。什么也不是。因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它本具无量的性具功德,也就是说,万法在没有变现之前,就在我们心里,它是以一种无形无相的形式含藏在我们心里。当它遇到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 (4)一定的因缘具足这个条件下,就会随缘变现为有形有相的无量的万法。这个世间没有一法能离开我们的心,法外无心,心外也无法。所以真心即空即有,真心无处不在。真心什么也是。比如,我们能吃饭能走路,能干活的能睡觉的这种功能,就是我们真心本具的妙用。没有一法能离开我们的真心而独立存在。本体和妙用不能分开,它是一体两面,要把它圆融为一个本体。讲非空非有,是讲我们真心本体的特征,讲即空即有是讲本体的妙用。体用是不二的,性相是一如的。如果你只讲即空即有,不讲非空非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