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咒打开了我封闭的心灵(图文)
楞严咒打开了我封闭的心灵(图文)[*]
[*]
楞严咒打开了我封闭的心灵
一、前言
在持诵《楞严咒》之前,末学的心是彷徨无依的,而持《楞严咒》之后,末学的心是很安定的,可以说是「天堂与地狱」之别。是《楞严咒》救了我!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二、是上天的特别考验?
末学是业障很重的人,出生时,末学就有先天的疾病「多发性软骨瘤」,虽然这种疾病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也不会痛,而且在外观上的影响也很小,除非仔细看,一般人是不容易发现的。但或许是上天的特别考验吧!末学注定得面对比一般人更多的挑战。
三、小学与国中的生活
末学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也是很软弱的人。小学时,大家都较不懂事,「大欺小」的事情是常见的,末学因为身体的因素,加上个性软弱,总是成为被嘲笑、欺负的对象。到了高年级时,情况更严重了,言语的侮辱已不足为道,身体上的挨打已成家常便饭,但末学都不敢告诉父母师长。
上了国中之后,末学读的是一所管教严厉的私立学校,打架的事情通常很少发生,但末学仍是被同学欺侮、轻视的,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没有什么朋友。到了国三下,也就是距离联考不到一百天的日子,那时可以说是最悲惨的时候了。
每天踏入教室,就是一天苦难的开始,末学连在教室走路都很困难,走到哪都是嘲笑耶娱声,可是有时我总得离开座位呀!
即使是待在座位上,也是不得安宁,下课时,总有几个好事的同学,在末学座位旁极尽可能的侮辱。即使是上课时也好不了多少,老师在教室里,同学不便直骂,但讽言讽语,指桑骂槐,全班都知道在骂谁。班上每个星期都会换座位,但班上最烂的桌椅永远是末学的;有时坐在窗户旁,下雨时,就有同学故意把窗户弄坏,雨打进来了,末学只有无奈。
末学的东西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失踪,诸如此类,说也说不尽。这种日子忘记过了多久,因为事情实在闹得太大了,最后学校出面制止,末学至少得到表面上的平静。末学也很不讨老师欢心,老师曾经有一次在电话上,对我母亲说:「其实我也不是很喜欢妳女儿!」,母亲最后忍不住了,也对老师说:「××老师,以后我的女儿不需要你的关心!」然后立刻挂断电话,那时我也快毕业了。
四、高中生活
末学的高中生活,是很平静的一段日子,末学很少朋友,在班上总是和另两个很安静的同学在一起,彼此虽非深交,但末学总是很感谢她们陪我走过这段时间。即使末学内心仍是很孤独的,但至少那是一段很平静的日子,每天就是读书,几乎没有其它活动。
五、感到悲哀的一件事
末学上了大学后,那时同学们思想都已经很成熟了,大家不可能去取笑别人了,可是末学仍然很孤独。末学总是无法和同学完在一起,我很尽力的去融入团体,但都失败了。大家都喜欢去看电影、唱歌、玩乐,谈谈电影明星、明牌衣物,可是这些末学根本没兴趣,教我如何融入他们?最让末学觉得悲哀的是:当小的时候,末学因为身体的原因被取笑;而长大后大家都已成熟了,我却因长久的孤独,而不知如何与人交往,这不是很悲哀吗?
末学喜欢去道场里参加法会,在道场里,末学很快乐,但回到学校,仍旧孤独。在大二下学期时,末学无论是在学校或者是校外都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心里很难过,末学跑去找以前学校辅导室的老师,末学问老师说:「虽然毕业了,可是我遇到了一些困难,老师你可不可以听听我说?」辅导老师总是很慈悲的。我告诉老师我目前的困难,并告诉老师原因,老师微笑地安慰我:「没关系,因为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妳都看得很清楚,那就不用担心了。」末学不断地问老师说:「我以后能不能融入这个社会、团体?」老师笑笑地回答:「会的!」但末学依旧茫然困惑。末学甚至求助于算命,「我能不能融入这个社会、团体?」这个问题连算命的人都觉得很好笑,但末学那真的是困惑到急病乱投医了。
六、种种压力接踵而至
在升大三的那年暑假,家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问题,那时家人压力都很大,往往很容易就为了一件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末学面对着校外、校内、家庭的种种压力,实在很痛苦,甚至问自己:是不是该去看心理医生了?那时末学真的很想求助心理医生,因为我认为心理医生不是等变成精神病才去看的。
面对佛菩萨末学也很伤心,虽然我吃素、拜佛并不是为了求功德,可是为什么情况会如此悲惨?末学不是埋怨佛菩萨没保佑,而是实在很心碎,不知如何是好。末学原本已持长素二年余,那时也开始吃一些肉边菜。
七、善根的成熟
日子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两个多月,内心的善根不断的提醒自己:这种荒唐的日子该结束了吧?在九月中旬时,末学在佛菩萨面前发愿持诵《楞严咒》,并终身持素,也忏悔自己于这段时间内,于五戒有所亏损。不久之后,学校就开学了。
八、楞严神咒的不可思议
在持咒后不到两个星期,不可思异地,末学突然感悟到,世间一切是如此无常,那家中财物的损失又何足挂怀!家庭也逐渐稳定,不再天天吵架,如今事过一年余,家里的事情也快解决了,一切问题都已逐渐明朗。很感谢佛菩萨,让家人因此成长。
末学也逐渐体会到,其实我和班上同学本来就是在一起的,末学并没有在外面呀!为什么需要融入他们呢?以前是末学把自己划归在外罢了。同学喜欢做他们的事,末学喜欢做自己的事,彼此互相尊重就好了,何必勉强自己和他们做同样的事?
记得有次末学要和另一位同学一起上台报告,但同学却迟迟未出现,但末学的心仍然很安定,不会慌乱,也不会动怒。在持《楞严咒》之前,末学是很忧郁苦闷,一颗心彷佛在空中飘来飘去,面对未来茫茫无知,充满困惑;持咒后心情是很安定、喜悦的,对未来充满光明与希望。
九、持诵《楞严咒》的趣事
末学住在学生宿舍里,为了避免干扰室友,末学总是利用白天到附近公园去念,记得有一次持咒结束时,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草木扶苏,绿意盎然,心中真是无限喜悦,也为自己能持诵《楞严咒》感到庆幸。
记得有次晚上,末学很想持《楞严咒》,来到公园,天已经黑了。在微弱的灯光下持诵,末学心中不禁有几分害怕,但离开时却是无比宁静。也记得有时天气真的好冷、好冷,末学仍然跑去公园持《楞严咒》。也记得有一次,末学躺在牙医诊所的手术台上,手里拿着《楞严咒》,心中默念着,旁边则是医生正在为我拔智齿。
后来末学更认真了,随身携带《楞严咒》,连骑车遇到红灯也会停下来念,那些都是很有趣愉快的事。
十、感恩《楞严咒》
回想持咒前的心情,和现在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很感谢佛菩萨,很感谢《楞严咒》,带我走出迷惘困惑。我发愿要护持《楞严咒》,也希望大家也能持诵《楞严咒》,并且开大智能,得到大光明与大安乐。
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妙法莲华经》只讲四个字:你就是佛!石破天惊的大法!为了开示众生,佛在《法华经》中的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切诸佛皆因觉悟宇宙真理而成就圆满真实智慧。 1, 三车喻——出自《譬喻品第三》 羊车、鹿车、牛车喻佛讲法华之前的七方便引导法,是佛的方便之说,而非佛究竟真实之说。大白牛车喻唯一真理实相大法——《法华经》。一切诸佛出世本怀皆为一大事因缘,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告诉众生:你就是佛的真理!诸佛出世目的是为了开众生佛之智慧,七方便法是佛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而法华则是诸佛心血智慧之结晶,故为十方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的秘密之藏,必籍一定机缘方得真相大白于天下!实为石破天惊之举,风起云涌之慨叹! 2,穷子喻——出自《信解品第四》 穷子本是富翁之子,只因惯于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不认亲父,父以穷子无勇气接受事实为叹,故方便近穷子善诱引导。 此喻阐明精辟之理,众生不悟“与佛无二”之理即为穷子。实是穷子之自私心、下劣心,心胸狭隘不能胸怀大志。须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不二,你就是佛,生佛一如。病人好人本一人!大道至简真理至易!越是最简单的真理越不为众生接受理解,从而由简变繁,故而众生企图通过苦修苦证成佛,不知悟后起修是第一圆通,实为牛角尖之弊端。《楞严经》言,成佛易如反掌,“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要知凡夫之所以成凡夫,是因众生执著凡夫故成为地地道道的凡夫!众生本是佛,只因迷悟而差!悟之者佛也,迷之者凡夫也! 3,药草喻——出自《药草喻品第五》 慈云普覆,天降一味法雨,大地上草木丛林种类各异,随分受润。 《法华经》是讲述唯一真理——实相大法(即,无相无不相,“一心三藏”是诸法之实相),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打开天窗阐述真理大法。悟《法华》者无一法不是妙法。佛讲七方便法时只能暗含真谛,故众生把一乘法分为三乘解,讲法华时合三归一,唯悟入实相方是彻法底源之智解、真解、正解、深解! 4,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第七》 此喻是法华时期佛劝小乘人回小向大,不做定性声闻,不滞留在化城,乃至劝修七方便法之修行人要胸怀大志,志向成佛宝所。正如佛讲,信受法华者方能成大器,纯属真实、真修是也! 5,明珠喻——出自《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宝藏,不论高低贵贱,不分何方门派。此藏非佛所赐,实乃众生本有,悟之者得妙用。即悟即佛,悟实相真理者即入圆教菩萨圣位——分真佛(也称月牙佛)。圆顿大法不历修证,不历阶梯,可一步登天!悟后起修,则事修皆为心修,心修一修一切修,心证一证一切证!《宏传叙》讲“系珠明理性之常在”也! 6,凿井喻——出自《法师品第十》 高山凿井唯见干土时离水尚远,打出湿泥时即将出水。 此喻言简意赅,落地有声,字字千斤!不遇法华为大不幸,遇者幸中极幸!不遇者尚未能开佛智,执方便法实是小智已出,尚未大智。《法华经》第十品<法师品>中讲,“在家出家人行菩萨道,倘若不遇、读、诵、持法华者,此人未善行菩萨道。”众生不知执方便法好比是执戏论之粪为黄金白银之宝,正应世人捡芝麻丢西瓜之寓,确为诸佛石破天惊之举!诸佛共慨!菩萨同叹! 7,髻珠喻——出自《安乐行品第十四》 此喻阐明真理唯有一个。“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佛知众生志意下劣,不信自己是佛,从而心外觅佛,故不自信做佛,也不能深心念佛,大多修行成为形式主义未涉实际。鉴于此况,佛必讲法华“真净”大法,即空即有,空有圆融是众生本来面目。《法华经》第二品<方便品>中讲,“佛刚悟道唯想传成佛之法,缘于众生过分执著,机缘未到只能用方便法引导。”要知诸佛不甘心众生不成佛,因众生本是佛,故不从修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诸佛从悟(“吾心”)而得圆满智慧妙用。可见佛讲真理大法慎之又慎!重之又重! 8,医子喻——出自《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此喻有三意,分说如下。 1)众生执迷不悟中毒至深,心病是大病。心病需心药医,心结需心解,众生要自修自悟自度。 2)《法华经》是佛临终遗嘱,为使众生回光返照,求心不赖佛,佛非灭示灭,唯以真理嘱咐后人。 3)见佛肉身不为真见佛,亦不能成佛。《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悟法华受持法华方为真见佛,而且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心见一见一切见,一悟一切悟!是智见、佛见!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悟真理即见佛即成佛(月牙佛)!从此不再有后顾之忧,走上成佛之光明大道 。 法华道场三大法宝: 第一法宝,梦中佛事。 梦中的你我他,天地万法,皆系梦人一念变现,梦中的一切,没有哪个不是哪个, 所谓大光明藏中谁不是谁哉!在梦而不见梦人,无形无相之梦人,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万千境界,不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一切,皆系梦人一念变现,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三个如来藏皆为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 故诸佛出世行梦中佛事,水月道场。第二法宝,拿手好戏。 舒拳变掌,眼见手掌而不见拳,手掌者,不空如来藏者是; 拳者,空如来藏者是; 变者,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拳头手掌是一不是二,是为不二法门; 三个如来藏皆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第三法宝,手套大法。 空空之气表真心,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表万法,不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为空空之气变现而来,是为不空空如来藏; 一只气球手套说尽宇宙人生真理,三个如来藏皆一心之所变现,是为“一心三藏”。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