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念佛 能破地狱
至诚念佛 能破地狱[*]
[*]
慧觉法师俗家邻乡阎门村,今多居阎马二姓,地理恶劣,人心不古,性多凶惨,一言不铆,刀杖相往,时有人命死于是非之间。
有一阎姓老妪,守寡有年,虽说双目失明,却能自己下厨,又可摸针穿线,幸有一孝侄照顾。
前两年忽心绞痛引发心脏病猝死,好在侄儿一片孝心,请来居士昼夜助念。三日后忽然复生。居士们见其苏醒,竟相夸功:你可不知啊,我们为你念了三天三夜佛名,累坏了!熟料这老妪非但不喜,反而不屑地抱怨道:“你等根本没有念,只有我侄是真心的。他虽未持佛名,仅诵《大悲咒》,可我就是靠他逃出地狱的。”接着她绘声绘色地讲出了三天三夜去往地狱的真实经历。
黑白两位无常,相貌畏怖,体高数尺,用铁链锁锁着她的脖颈,强拉硬拽,崎崎岖岖走了好长时间的路,进入一个大黑洞,阴气森然。不一会儿,忽见前方有奇高无比的黑大铁门,好像有五道一样沉重高大的铁门,她只跨过了三道。每到一门前,其门自然张开。而且见往来押解和受刑的鬼卒与罪人无数,鬼卒们拿大狼牙棒照罪人脑门顶上猛击,血如喷泉飞溅,就是把罪人倒插于石礳里边推边听惨叫。等等,应有尽有。与《地藏经》里形容地狱相状一般无二。
当她吓得毛骨悚然,进入第三道门坎之际,忽见一十分凶恶大鬼指着一高不见顶,广无四边,大似须弥之黑山厉声道:“瞧你造下的罪业!”话音刚落,一巨石碾从空飞旋,没头没脑砸辗而来,根本无处躲闪。正在她凄惨嚎叫时,她侄儿手拎大铜锤突然出现,一锤就将黑山砸碎一半去。这时有一位法相十分壮严的和尚,身披金光闪闪的袈裟,用金色锡杖一指,另一半黑山像蒸发了一样,一下子不见了踪跻。并告诉鬼卒们说:“她现在是个好人,放她走。”谁知这话音刚落,她就醒了,而且还哀哀地叫唤脚痛。她告诉大家说三天后弥陀会,她要在这一天走。果然,法会间她往生了,很自在。
这一天众居士们助念很真诚,再也不敢有边念边冲壳子侃大山的人了。同时都在暗暗地思地狱苦,发菩提心呢。
经言: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假使众生所做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不能纳受。居士所见须弥山之相有何奇异?佛说:罗汉得道后,见到以前曾在地狱时的状况,尚且浑身冒汗,汗珠尽是血所凝成。
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假使众生所做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不能纳受。居士所见须弥山之相有何奇异?佛说:罗汉得道后,见到以前曾在地狱时的状况,尚且浑身冒汗,汗珠尽是血所凝成。
阿弥陀佛!地狱苦啊,得抓紧精进修行啊! 明心见性之后念佛,无不往生,无不成佛!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什么叫见性?元音老人讲:那么究竟什么叫明心见性?人的心是客观环境的反映,客观环境是真心产生的。了得人的身体、人的心本空。真心无处不在,虚空和世界万物无所不是真心所现。就是明心。 见性不是用肉眼看见。是用心地法眼亲切深彻体会神领,彻见真性就是见性。要秉持金刚经:应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在禅定功夫中才可以见性:见到寂静,清净,如如不动的真性。人的六根是妄心,是不能见到真性的。 若不见性, 即不名‘ 善知识’ 。 若不如此, 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 三界受苦, 无出期时。 昔有善星比丘, 诵得十二部经, 犹自不免轮回, 缘为不见性。 善星既如此, 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 以为佛法者, 愚人也。 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 都无用处。 人生的苦乐,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以美好的心,欣赏周遭的事物;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以负责的心,做好份内的事;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错误;以不变的心,坚持正确的理念;以宽阔的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所拥有的;以平常的心,接受已发生的事实;以放下的心,面对最难的割舍。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呢?一碗腊八粥暗藏了佛陀所悟宇宙之真理。 各种原材料汇集在一起,比例不同,熬出来的粥味道、颜色就不同,这就表宇宙一切万法都是由各种不同的元素组合,比例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形象、功用就不一样,成功与失败、健康与疾病、贫穷与富裕、高贵与下贱等等,《楞严经》说为“非同非异”。一切的万法都是表不同的用心。善良与邪恶、无私与贪婪、谦卑与傲慢、快乐与愤怒等等造成了各种元素比例不同,进而形成十法界森罗万象,佛陀出世就是告诉世人“命自我立”!用心不同,果报不同,《楞严经》说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各人虽同食一粥,但感受、功用不一样,或肌肤雪嫩,或面黄肌瘦,或红光满面,或强壮高大,身体之形象有赖于饮食之精微运化而成,而运化之方式又在于心性,怒者面红耳赤、呼吸急促;急者汗出如水;忧虑者日渐瘦弱;心宽者日渐体胖;是故色身之形象全在心性与饮食合和之用功,未现之前即已在心中,但无形无相为“阿”(空如来藏),由无量不同心性随缘显现不同之相为“弥陀”(不空如来藏),于是形成众生种种之相貌。既然色身由心而现,由此及彼,无有一法不是心所变现,所谓万法一如,如即万法,万法皆为“阿弥陀佛”! 万法唯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心,即明心;心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由心而现,即见性。法即心,心即法,是一不是二;佛即众生,众生即佛,是一不是二。万法一念,一念万法。大光明藏中,谁非谁?大光明藏中,哪个不是哪个?果真能真正参透这些道理,即是明心见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