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21 12:39:51
(6)不空藏当下也是大气球手套的全体,就是一心三藏。空不空藏当下也是大气球手套的全体,就是一心三藏。真空本来不空,妙有本来非有。空是对有讲的,有是对空讲的。三个藏当下就是一个东西。你的如,我的如,泥巴的如,天人鬼畜的如,诸佛菩萨的如,臭狗屎的如,统统都是同一个如。这叫百界一如,万法一念。阿只有一个,弥陀有无量个,无量的弥陀都是一个个体。无量的个体弥陀都是一个本体。法华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换句话说。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那几个不是那几个。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真心本来面目,非一非多。非佛非众生,即一即多,即佛即众生。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21 12:40:07
(7)所谓的无量万法,所谓的佛,所谓的众生,所谓的是非好坏长短,,等等都是随心应量。都是性具功德的随缘妙用。如同世间人所讲,人心不同,各有所面是一个道理。尽管现的相千差万别,但无量的万法都是一个本体。楞严经讲四科七大讲的好,“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我们就明白过去,现在,未来,无量的时间。东西南北上下无量十方。在时间空间里无量的万法,都是当人当下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得变现。佛出世间就是告我们这个道理。你果真明白这个道理,当下了生脱死,当下就成就啦,当下最低都是圆教初住。上不封顶。而且从凡夫到分真即佛,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当下成就。为什么呢?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21 12:40:30
(8)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把那个东西。你明白了什么就是什么。如同法华经所讲的花开莲现。如同楞严经讲的发明便解脱。如同弥陀经所讲的,即已食时还到本国。都是一个道理,见道的当下即是证道。注意:这里的证道只是比量境界的证道。与佛现量的证道相比还不究竟,还不圆满。我们现在的证道好比是初三初四的月牙,佛现量证道是十五十六的圆月。像龙女那样直接证道妙觉位的人几乎少中又少。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21 12:40:46
(9)所以针对一般人来讲,虽然无修无证,也不妨有修有证。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悟后起修,带果行因,修因证果。最终成究竟圆满大佛。这和文殊菩萨在楞严经所讲:“归元性无二,方便又多门”也是相一致的。这就是修行人修行的正确方法。特别是刚刚上路修行的人,必须从闻思修下手,必须从明心见性开始。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修什么法门都能成就。明心见性,必须从一心三藏开始,彻底搞明白如是我闻,阿弥陀佛。所以听经闻法太重要啦。闻中必有智慧。听经闻法,当下成就。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希望师兄们把这一段看懂。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1 12:43:25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的悲欢。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1 12:43:43
楞严经告诉我们修行的下手之处,要从闻思修开始。可是现在很多修行人却与佛的教导,与《楞严经》背道而驰,希望通过无量的法门来明心见性。这是佛门的悲哀,修行人不可不慎。选择什么样的法门尤为重要。 学习《楞严经》真让人感慨万分,万分感慨。楞严经在空说非空,在有说非有,所谓的空和有,善与恶,好与坏,长与短无非都是我们真心性具功德的妙用,真心不随任何一法而改变,而任何一法与别的法都是平等无二的。《楞严经》告诉我们: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真心非空非有,非善非恶,非真非妄,但当下可以显空显有,显善显恶,显真显妄。佛法就这么妙,世间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很难表达我们无形无相的真心。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1 12:44:00
楞严经告诉我们修行的下手之处,要从闻思修开始。可是现在很多修行人却与佛的教导,与《楞严经》背道而驰,希望通过无量的法门来明心见性。这是佛门的悲哀,修行人不可不慎。选择什么样的法门尤为重要。 学习《楞严经》真让人感慨万分,万分感慨。楞严经在空说非空,在有说非有,所谓的空和有,善与恶,好与坏,长与短无非都是我们真心性具功德的妙用,真心不随任何一法而改变,而任何一法与别的法都是平等无二的。《楞严经》告诉我们: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真心非空非有,非善非恶,非真非妄,但当下可以显空显有,显善显恶,显真显妄。佛法就这么妙,世间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很难表达我们无形无相的真心。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1 12:44:22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造福万物而不争名利。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乎,人生尤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学水之善,上善若水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1 12:45:22
明心见性之后念佛,无不往生,无不成佛!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1 12:45:39
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假使众生所做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不能纳受。居士所见须弥山之相有何奇异?佛说:罗汉得道后,见到以前曾在地狱时的状况,尚且浑身冒汗,汗珠尽是血所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