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3-19 17:25:30

蛇咬三生冤 狗咬对头人

蛇咬三生冤 狗咬对头人
2017-03-14 五台山黛螺顶



我婆婆一直说:蛇咬三生冤,狗咬对头人。也就是说,蛇和狗是不会随便咬人的。如果有蛇或者狗无缘无故的咬你的话,那就证明你以前一定对它们做了一些不对的事情。


说是我们那边以前有个商人,经常到外县去做生意。有一次,他路过一条河边,看见有条蛇在那里喝水,就临时起意把蛇给打死了。打死完这条蛇之后,他也没觉得什么,便照常赶路。


从他家到他经常做生意的地方,有一个建在一座山的山顶上面的寺庙,寺庙里面只有一个常住的老和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寺庙里面多了一条很凶恶的大狗,全身白色,足足有头小牛犊那么大。





至于这条狗是怎么来的,寺庙里面的老和尚也说不清楚。这条狗非常凶猛,所有到山里面来上香的人,都会被这条狗追着吠叫半天才罢休。狗虽然是凶恶,但还没有真的咬伤过一个人。所以老和尚就把狗留在了寺院里,用作看家护院之用。


一天,这个商人一时兴起想到寺庙里面去游玩一下。他刚走到山下的时候,庙中的那条狗远远的就飞奔下来,走到商人身边摇摆尾巴,极其亲热,跟在商人后面一直来到庙里。


老和尚也是个有道行的人,看见这条对其他人都穷凶极恶的狗对这个人却如此友好亲热,其中必有缘故。便入定观察了一下,知道了个大概。于是就偷偷的找了个机会对商人说:“你不应该到这个地方来啊!你看见那条狗了没有?它前世与你有莫大的冤仇,今天它等到个机会,必定不会放过你!”





那商人一听,立马吓傻了,连忙问解决之法。老和尚对他有些怜悯,也想救他一命。于是对他说:“今天晚上睡觉之前,偷偷的把厢房里的蓑衣斗笠放在被窝里,做成人形状,然后偷偷得躲在床底下,然后等到子时的时候,便悄悄地离开厢房,然后下山去,再也不要回来。”那商人性命危在旦夕,那里敢不照老和尚的话办呢。


于是到夜里,商人用挂在墻上的蓑衣斗笠放在被子里后,便悄悄地躲在床下,一看到了子时,便悄悄出了房门,奔命似的往山下跑去。没过一会儿,那条狗就从厢房的窗户跳了进去。那狗一进了屋,猛地向床上扑去撕咬,等它撕烂被子一看,里面只有蓑衣,便发现自己上当了,想退出房门。


但这个时候藏在暗处的老和尚立马行动起来,迅速地把房门栓上,把窗户用木条钉住。狗被圈在屋里面,无法出来。便狂吠起来,猛烈的用头撞门,没过多久就撞死在了厢房内。





于是老和尚把狗的尸体捡了起来,葬在了小河沟旁的一个竹林里。但是没过多久,就在狗尸体被埋的地方,长出来了一根竹笋,长了大概3尺高就停止了下来,一直立在那里。


庙上那条凶恶的狗死了的消息,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商人居住的城镇里。他想这下应该没有什么事了,就把老和尚给他的忠告抛到了九霄云外。于是就在一次做生意回家的时候,买了些礼品,想上寺庙里面去看望下老和尚,以谢上次的救命之恩。


老和尚正在寺庙里面打坐,看到商人走进庙来,大吃一惊。声色俱厉的对商人说:“你为什么还要到这里来,我不是告诫过你吗?这次我可保全不了你了。”商人想不到事情还会这样严重,便问原因。老和尚说,那条狗虽然已经死了,但它的仇没有报,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商人听见后,便想起来前几年无故在河边打死了一条蛇的事情,于是就下跪请求原谅,求老和尚再救他一命。





老和尚看见那商人如此,心又软了下来。于是对商人说:今晚你睡在石臼里面,我在上面用磨盘把你盖住,如果你能躲过今晚,就算你的造化;如果你躲不过,那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天刚黑没有多久,就开始下起倾盆大雨来。然后那根只长了三尺长的竹笋便迅速的长大起来。等长了约莫有一丈长,碗口粗的时候,竹笋便从半空中拦腰断了下来,一掉在地上就变成一条大蟒蛇。只见那蟒蛇游过小水沟,径直往那商人藏身的石臼处爬过去。蟒蛇吐着信子,把头对着石臼和磨盘之间的缝隙,绕着石臼转了几圈,便爬走了,顺着水沟里面的洪水,顺流而下不见了。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老和尚搬开磨盘一看,里面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了。


讲完这个故事后,我婆婆说,所以啊,人呀,要多积善德才会有好报的。蛇虽然是比较让人害怕的一种动物,但它也是一个立于天地间的生灵,人也不要无缘无故的害它性命。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3-19 17:28:39

南无法华 会上佛菩萨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3-19 17:29:03

南无法华 会上佛菩萨

beauty 发表于 2017-3-19 17:39:37

如果人人都懂一心三藏如来藏的道理,明白了一切万法皆是一真之人一念之所变现,那世界就少了战争和杀戮,少了硝烟弥漫,少了你争我夺,少了敌我对立,世界就会和平安宁,人人安居乐业,相亲相爱,净土现前。愿《楞严经》——如来藏大法弘遍尽虚空遍法界,让一切众生开悟解脱,不再迷惑颠倒,不再互相伤害而致轮回流转。

妙妙闻心 发表于 2017-3-19 18:14:12

顶礼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

顺顺 发表于 2017-3-19 18:33:21

南无阿弥陀佛

顺顺 发表于 2017-3-19 18:33:37

南无阿弥陀佛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9 19:12:24

《四经序1》我佛世尊出世本怀,无非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既曰开,当是众生本有;既是本有,当是一开即示;既为示,当是一示即悟;既言悟,当是一悟即入。此开示悟入,次第圆融,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谓不从修证,而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圆顿行人在见道位所见之真如本性与在证道位所证之真如本性无二无别。如人在暗,忽见明灯,岂有背转之理?紧趋百步,明灯在手,其所见之灯与所把之灯岂是二灯?故圆顿大教不愁修证,但愁不悟。非是前七方便悟后起修、解行并重所可伦比。何以故?圆人解悟,以面对灯,见光之时,并见于灯。故直入果地,不受委曲。前七方便,以背对灯,或侧对灯,但见于光,而不见灯。由其盲修瞎练,纵经历劫,亦难成就。然而众生习气,或执相昧性,或执性昧相,或执别昧圆——瞎子摸大象,各执于一端,以方便为究竟,认化城为宝所。是故古今中外几千年,当今世界全地球,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念佛者万数,往生者二三。概由不达一心三藏之理,妄执三乘有漏菩提,且又先入为主,不自反省。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9 19:12:40

《四经序2》回顾佛陀当年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陀经》秘髓而圆成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不一,而其立论落脚无二。   有说无量诸经鸣锣开道,敲打边鼓;《首楞严经》剖析万法,彻法源底;《妙法华经》一华道破,石破天惊;般若《心经》提纲挈领,一领风骚;《阿弥陀经》藏头露尾,头尾双彰。 究此四经一道,纵横万宗,经纬一体。藏心妙相,融会贯通。直以“如是我闻”冠置群经之首,以为千经万论开宗明义之总纲,而作十方三世盘根错节之津梁。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9 19:12:57

《四经序3》“如是我闻”,如者,即性之说;是者,况相而论;我者,圆通本体;闻者,明心见性。   如说何性?《楞严》入流,本妙圆心者是;《法华》喻藏,莲藕中空者是;《心经》对论,五蕴皆空者是;《陀经》含蓄,池底金沙者是。总而言之,空如来藏者是。   是说何相?《楞严》出流,元明心妙者是;《法华》比方,莲根茎叶者是;《心经》统括,五蕴诸法者是;《陀经》圣境,极乐世界者是。总而言之,不空如来藏者是。   我为何体?《楞严》了义,妙明心元者是;《法华》不二,月光三昧者是。《心经》照见,究竟涅槃者是;《陀经》话中,阿弥陀佛者是。总而言之,空不空如来藏者是,一心三藏者是。   闻何义?明何心?见何性?十方三世天地万法。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树木花草,乃及红黄黑白是非长短香甜苦辣酸臭,此有情无情,森罗万象,千变万化,无非一真之人心现识变而已。一真之人者,我也。阿弥陀佛也。一心三藏也。心者,如也,阿也,空如来藏也。识者,变者,现者,是也,弥陀也,不空如来藏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蛇咬三生冤 狗咬对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