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4:26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4:45

佛法的语句格式‘法无法法’、‘念无念念’,故所谓‘分别’,亦满足‘分别/无分别/分别’;所谓‘无分别’者,亦即‘分别’之最大、无可复加已;故‘无分别’不妨‘分别’。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5:02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5:22

入佛知见: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变现来的,十法界万法共用一颗心,是一个本体,万法一心,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自己就是佛。那么万法唯一心所现就是一个念变现而来,一切的万法现与不现都在一心里本自具足,法尔如是,本来就在。万法共用的一心表[性],一心随缘一念变现出来的万法表[相],一心[性]的当下即是万法[相],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性],这就叫性的当下即是相,一心的当下即是万法。相的当下即是性,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性],这就叫性相一如,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这就叫佛。自己本来就是佛。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佛,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念变现而来,这就是佛之佛见。万法就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佛,仅此而已。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5:39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6:20

入佛知见: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变现来的,十法界万法共用一颗心,是一个本体,万法一心,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自己就是佛。那么万法唯一心所现就是一个念变现而来,一切的万法现与不现都在一心里本自具足,法尔如是,本来就在。万法共用的一心表[性],一心随缘一念变现出来的万法表[相],一心[性]的当下即是万法[相],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性],这就叫性的当下即是相,一心的当下即是万法。相的当下即是性,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性],这就叫性相一如,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这就叫佛。自己本来就是佛。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佛,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念变现而来,这就是佛之佛见。万法就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佛,仅此而已。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6:36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6:56

圆顿大法,悟后进修。所谓悟已成佛分真。悟后进修,成佛圆满。如何进修?依文殊言,“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成佛之义。要成佛,除明心见性,别无他法。而明心见性,但成分真即佛。要成大圆满佛,悟后尚须进修。此时无量法门,皆可成就。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7:12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8 15:07:43

      众生看到什么就分别什么,也就是说统统分别,这就是凡夫的境界。我们学佛就要即一切相离一切相,面对一切相不执着,就是不去分别,这就达到了菩萨的境界。但是达到菩萨的境界是不够的,学佛要见一切相统统放下,当下就要离一切相。虽然离一切相,还要对一切相了了分明,虽然离一切相,不执着离一切相,虽然不分别,还不能去执着那个不分别,这样就是不妨分别,就是进入了佛的境界。我理解完整的表达是:分别、不分别、不妨分别。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理解“不分别不妨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