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边有抑郁倾向的人,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
如果你身边有抑郁倾向的人,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2017-03-15 进入维度之门进入维度之门,打开心灵密码,享受智慧人生抑郁症患者对待事物非常敏感,与他们相处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言行举止。
来源丨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yxj_shj)
你的心理状态健康吗?
你身边有抑郁的朋友吗?
对抑郁症多一份了解与理解,就会减少一分被情绪折磨的痛苦。
这一个精神力不断上升,
精神需求却被持续压抑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被负面情绪困扰,如:抑郁、焦虑、暴躁等。
据2016官方统计的数据报表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个亿。
也就是说:平均每13个人里,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或者更多的,是徘徊在抑郁症边缘的待疗愈疏导人群。
下面,是一份为所有人准备的《抑郁必备手册》。
当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佳时,当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感觉并不好时:我应该做什么?以及一定不要做什么?
快来看看吧!多一分了解,就多一份疗愈的力量!
遇到心情抑郁的朋友
应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pErs6kHJTEUXKACKTw4bNby2aWZjkKibq0EaM0LKM865xkRmyhiaXcEw/0?wx_fmt=jpeg
不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BjpZo9XjIuS51nD3Yr7sY0KjAzyKa1c9icqvqCWdnbpswk7AANuP4eA/0?wx_fmt=jpeg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自己的认知、思想都是自己控制的,我们怎么被情绪影响成这样个样子呢?
其实有时情绪对认知的影响还真的不小
有的抑郁患者总结出一个规律:高兴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乐观的事,悲伤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悲观的事。
高兴的时候由于头脑和身心都被当前的事物占据了,对于事情负面方面感觉比较麻木,不敏感。
悲观消极的时候对于事情积极的方面感觉麻木,而对消极的方面敏感,所以想到的是事情的负面方面,想象是很生动的,冲击比较大。
这些不是有意控制的,而是不由自主的。
不该做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8gHIS3aVokMTdic9K6JMk3MCBGFOovLtop61STsSzvQ8sc0j2IYLciaw/0?wx_fmt=jpeg
应该做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p5Vdicys6JHILyH5wG4I8LzybPT6qGvpnjqCqicibfuzVnQQTvRzZzf1g/0?wx_fmt=jpeg
抑郁患者生命能力很低,显得很懒,不想动,原本勤快利索的人现在变得无所事事,不想做事、不想上学、不想上班、不想活动,不要以为他真的就是懒散,其实那是疾病的症状。
不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Wa95JKUiczn8mwzq5ekLicmMlY5cLIhgrbMoSyg0BZpqI3KCfCpxVALw/0?wx_fmt=jpeg
应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RWrYcqcJ4wOHN8hWW9uXOZbChtYsss1yXaeMoVIaD3kQicPU3IeqLGA/0?wx_fmt=jpeg
我们一般人在工作疲惫时,往往会选择洗个热水澡、上街散个心等方式来缓解,最多就请个假,休息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但是,抑郁症患者却无法靠休息恢复精力,如果此时继续高强度的工作,对病情将更为不利。所以当他们说累了,那就是真的累了,那是身体的疲惫不堪和心累!
不该做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IL3It1kYXtGlgZ3ZR9p7gELPicicQkiau6llYT91mFiaXWSiaRmib9Eicv05Q/0?wx_fmt=jpeg
应该做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BFeeV1k4mjiatI6NhzWb8DyvHWY4oEuYfTtb29bLHt2JR6jpenkzMIg/0?wx_fmt=jpeg
当抑郁的人觉得自己有病,作为亲人和朋友你应该感到庆幸,至少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有病,就有去医院治疗的可能,离康复也就不远了。
更多的情况是:一个已经抑郁的人,拒绝接受自己的现状,拒绝就医,拒绝面对和疗愈自己。所以,如果他有主动疗愈的意愿,一定要支持他!
不该做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Aa0r6R2f3YUDV7ROiamTosPICw3eKN66QuOKjdTYsnPnibA1o4je9aPA/0?wx_fmt=jpeg
应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kv4P2TgDvSRSDuyZ9oBhqUSvFCct2KsbDq3370DYvhZAmSYfWmRfOw/0?wx_fmt=jpeg
随着抑郁的加重很多人会经历从“不开心”到“不想活”的一个转变。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变得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出现认知、情感、交流方面的障碍,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如果不治疗,病情将从“不开心”发展到“过不下去”,甚至“不想活”。这个时候除了给予理解以外,主要的还是帮助其治疗。
不该做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mZPZMSwDbVC9p8hxzBQ7Mhx6TPsKFKHJbeOHLHdGOiaBiaGKyP5lw1pg/0?wx_fmt=jpeg
应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8ofSgUZqicNk2bibC7xHAeQMyfj3hUicFxAGhcn9Ih2PByIbhaibfgoq3Q/0?wx_fmt=jpeg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轻如鸿毛的精神负担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有些压力对于寻常人不过尔尔,但抑郁症患者实在没有力气来对抗这些哪怕极度轻微的负面情绪,会把他愈发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处。
不要逼他们去做任何事情,一个安稳的环境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
不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Yria2kbg3KlLhiba29r13D48L2J67iaWwkHebibubbHaf3yDZWL40cVFpw/0?wx_fmt=jpeg
应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6grhsl4MMU8IX564GjerUHywauHdhmV4s7P63XXO2ryXjJRBQVSibNw/0?wx_fmt=jpeg
抑郁症的患者常常会对身边的人或事表现得漠不关心,其实最为贴切的形容是有心无力。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和能量去关照、关心他人了。
不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qeDpY7qIS8dwkEua2FGFPTib4CMQa8cn6GB1qCGDwtQCw8IgeYwy4ibA/0?wx_fmt=jpeg
应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B0dyGmhkpFIUQ3WXSJvIAypISlodCiaBqxFwH2jLX5s1b1yKicfwDBdQ/0?wx_fmt=jpeg
除了经常不想说话外,时常会忍不住情绪失控、脾气暴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对于这种情绪上的失控抑郁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恼。这个时候请不要给予更多压力,他们需要的是关爱和理解。
不该做的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xUfwwqG33agsVEf82iaacpfk2H1FkGmbSsCSibfJ9amrhgLjia5hjk0HQ/0?wx_fmt=png
应该做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TQprUuLlPxIPeVesgBfzzuxoMMxYEnNxibcAlaL2T96dBNknO2s74EHgfwy9A35DAiaJGelU57dcZcc1JJH0MNQ/0?wx_fmt=jpeg
抑郁症的对面更多的是“活力”,是身体被病困住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体内的精力好似被榨干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开心一点”、“想开一点”这种话,导致他抑郁的并非心情,开心一点、想开一点并不会减轻他的病痛,更何况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已经失去了“开心、想开”的精神调节机制。
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份理解, 就会减少一分他们的痛苦。
曾经一位抑郁的朋友告诉我:当我感觉不好时,请不要用“比较”和“规则”告诉我应该快点好起来,我更希望你可以陪伴我,倾听我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
我们身边如果遇见抑郁的朋友,愿您能给予合适的帮助,一直用关爱陪伴着每一位抑郁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可以随手转发给需要的人或者朋友圈,你的一份传播,就有可能为真正需要的人带去疗愈与帮助。感恩你的善举,感恩你的阅读!
印广门清法师开示转识成智一、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一念直觉)为成所作智。(不用六识思惟而当下见真:见闻皆我!)二、转第六识(妄想分别)为妙观察智。(万法由一念变化而已)三、转第七识(我执)为平等性智。(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四、转第八识(真妄和合)为大圆镜智。(非真非妄非和非合即真即妄即和即合) 阿弥陀佛
存画曰‘缘起性空’,尘境众莫名其妙、如梦如幻生活在‘如幻三昧’的随遇中,甚难解脱,故有‘观身是苦’之说。
俗曰‘相逢是种缘分’、随遇即道场,须以感恩之心待之!怎样为之呢?佛学倡导‘究竟涅槃’亦为一可道。 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四经序1》我佛世尊出世本怀,无非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既曰开,当是众生本有;既是本有,当是一开即示;既为示,当是一示即悟;既言悟,当是一悟即入。此开示悟入,次第圆融,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谓不从修证,而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圆顿行人在见道位所见之真如本性与在证道位所证之真如本性无二无别。如人在暗,忽见明灯,岂有背转之理?紧趋百步,明灯在手,其所见之灯与所把之灯岂是二灯?故圆顿大教不愁修证,但愁不悟。非是前七方便悟后起修、解行并重所可伦比。何以故?圆人解悟,以面对灯,见光之时,并见于灯。故直入果地,不受委曲。前七方便,以背对灯,或侧对灯,但见于光,而不见灯。由其盲修瞎练,纵经历劫,亦难成就。然而众生习气,或执相昧性,或执性昧相,或执别昧圆——瞎子摸大象,各执于一端,以方便为究竟,认化城为宝所。是故古今中外几千年,当今世界全地球,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念佛者万数,往生者二三。概由不达一心三藏之理,妄执三乘有漏菩提,且又先入为主,不自反省。 《四经序2》回顾佛陀当年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陀经》秘髓而圆成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不一,而其立论落脚无二。 有说无量诸经鸣锣开道,敲打边鼓;《首楞严经》剖析万法,彻法源底;《妙法华经》一华道破,石破天惊;般若《心经》提纲挈领,一领风骚;《阿弥陀经》藏头露尾,头尾双彰。 究此四经一道,纵横万宗,经纬一体。藏心妙相,融会贯通。直以“如是我闻”冠置群经之首,以为千经万论开宗明义之总纲,而作十方三世盘根错节之津梁。 《四经序3》“如是我闻”,如者,即性之说;是者,况相而论;我者,圆通本体;闻者,明心见性。 如说何性?《楞严》入流,本妙圆心者是;《法华》喻藏,莲藕中空者是;《心经》对论,五蕴皆空者是;《陀经》含蓄,池底金沙者是。总而言之,空如来藏者是。 是说何相?《楞严》出流,元明心妙者是;《法华》比方,莲根茎叶者是;《心经》统括,五蕴诸法者是;《陀经》圣境,极乐世界者是。总而言之,不空如来藏者是。 我为何体?《楞严》了义,妙明心元者是;《法华》不二,月光三昧者是。《心经》照见,究竟涅槃者是;《陀经》话中,阿弥陀佛者是。总而言之,空不空如来藏者是,一心三藏者是。 闻何义?明何心?见何性?十方三世天地万法。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树木花草,乃及红黄黑白是非长短香甜苦辣酸臭,此有情无情,森罗万象,千变万化,无非一真之人心现识变而已。一真之人者,我也。阿弥陀佛也。一心三藏也。心者,如也,阿也,空如来藏也。识者,变者,现者,是也,弥陀也,不空如来藏也。 《四经序4》正论真真如性,非如非是,非性非相,非心非色,非空非有,非一非多,非同非异,非离非即,非寂非照,非生死非涅槃;而又随缘现如现是,现性现相,现心现色,现空现有,现一现多,现同现异,现离现即,现寂现照,现生死现涅槃,现阿现弥陀。 当知真真如性,如是不二,性相一如,心色本然,空有非异。一多互等,同异当下,离即尔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阿即是弥陀,弥陀即是阿。此真真如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动道场,量周沙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谓大光明中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哉! 《四经序1》我佛世尊出世本怀,无非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既曰开,当是众生本有;既是本有,当是一开即示;既为示,当是一示即悟;既言悟,当是一悟即入。此开示悟入,次第圆融,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谓不从修证,而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圆顿行人在见道位所见之真如本性与在证道位所证之真如本性无二无别。如人在暗,忽见明灯,岂有背转之理?紧趋百步,明灯在手,其所见之灯与所把之灯岂是二灯?故圆顿大教不愁修证,但愁不悟。非是前七方便悟后起修、解行并重所可伦比。何以故?圆人解悟,以面对灯,见光之时,并见于灯。故直入果地,不受委曲。前七方便,以背对灯,或侧对灯,但见于光,而不见灯。由其盲修瞎练,纵经历劫,亦难成就。然而众生习气,或执相昧性,或执性昧相,或执别昧圆——瞎子摸大象,各执于一端,以方便为究竟,认化城为宝所。是故古今中外几千年,当今世界全地球,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念佛者万数,往生者二三。概由不达一心三藏之理,妄执三乘有漏菩提,且又先入为主,不自反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