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1332172 发表于 2017-3-13 10:50:56

1】离四句,绝百非。2】心无所住,无所不住。3】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1】离四句,绝百非。2】心无所住,无所不住。3】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为什么?群内大德请讲一讲,顶礼大德!

烈火厚土 发表于 2017-3-13 11:46:16

心不挂身,身不碍心。
心无所挂,身无所依。
身不离心,心不离身。
不着身心,不执相境。
一切名,一切相,一切法,
若有还无
唯一心不动,
无一心周遍。

阿弥陀佛!

大连当坚 发表于 2017-3-15 20:52:35

阿弥陀佛!

beauty 发表于 2017-3-16 11:28:15

南无阿弥陀佛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6 12:52:05

1佛法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你从梦中醒来轮回既无基也无根, 如果事物看似坚实,那只是妄念。 “显相之性为无生”,即事物从未发生过。“若有生起为执实”,就像在梦中但不知道自己做梦一样。存有的运转之轮(轮回),既无根且离基,轮回没有基础。如果你认为轮回有某个基础,有某种实际的存在,那只是妄念而已。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梦中的现象不需要任何基础,它们不需要任何根基好让它们得以显现。当我们在梦中但不知道自己正在做梦时,那是有根基的,而这个根基就是我们认为梦为真实的想法。梦中的显相似乎就是我们的生活,在梦中,我们对这个生活十分坚信,不过,当我们认出那是一场梦时,这个根基就消失了,“认为它们是真实的想法”的这个根基已经不见了。当我们认出自己在做梦时,消逝的并不是梦中的显相,消逝的是认为它们实有的想法。 轮回就像是当你不知道自己在做梦时的梦,而涅槃则像是当你知道自己在做梦时的梦。当你认出自己在做梦时,不认识梦的妄念自然就消逝了。因此,并没有任何其他我们试图要从外在某处取得的东西,没有什么要去达成的。涅槃,只不过是“不知道自己身处之梦是一场梦”的妄念竭尽了。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6 12:52:23

2佛法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你从梦中醒来显相的真正本质是它们从未升起过, 如果生起看似发生了,那只不过是执着而已, 轮回既无基也无根, 如果事物看似坚实,那只是妄念。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可以来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来看看一个本来非常生气的人,后来又生起慈悲心的例子。这个人的气愤是错乱的,当他生起慈悲心时,愤怒自然就不见了,不需要去做其他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来看看一个家庭在一天结束时的例子。这家人都从工作的地方或学校回到家,每个人都筋疲力竭而且很暴躁。父亲和母亲都因为工作了一整天,而劳累不堪。小孩在学校待了一整天也累了,而且开始吵架。接着,该吃晚餐了,他们开始有一点放松,觉得好多了。他们不再疲倦,也不再饥饿,所有的愤怒都消失了。这只是妄念的转变,只是如此而已。晚饭之后,一家人也放松了,他们一起开怀大笑。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切只不过是妄念的改变而已。所谓的“涅槃”,只是我们转变了对“轮回”的想法,涅槃只不过是引生轮回的迷惑妄念竭尽了而已。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6 12:55:07

1《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你说心在内,见在外,为何心在内而不能先见心、肝、脾、胃呢?纵然看不见,那亦应该看见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络的转、脉搏的摇,你心应该明了,如何亦不知呢?既不能知内,如何反能知外呢?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所以证明你所说的,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是不合道理的,是错误的。【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佛给阿难一个当头棒,打破他的执着,他那(心在内,见在外)之理论不成立,于是阿难又说:(我听闻如来说法之音,明白我的心,实在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6 12:55:23

2《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这道理一定是对的,不会再起疑惑,并和佛所说之了义一样,大概错不了吧?【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速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6 12:56:36

妙法莲花经【如人渴须水,穿凿于高原。犹见干燥土,知去水尚远。渐见湿土泥,决定知近水。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著于如来衣,而坐如来座。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加刀杖瓦石,念佛故应忍。我千万亿土,现净坚固身,于无量亿劫,为众生说法。若我灭度后,能说此经者,我遣化四众,比丘比丘尼,及清净士女,供养于法师。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若人欲加恶,刀杖及瓦石,则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若人具是德,或为四众说。空处读诵经,皆得见我身。若人在空闲,我遣天龙王。夜叉鬼神等,为作听法众。是人乐说法,分别无挂碍。诸佛护念故,能令大众喜。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6 12:57:02

看破放下随即提起!如来藏大法是了义法无漏法,是“普及于一切”的法,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等等,如果还有一法不圆,如果还有一事不融,就是有漏,一漏一切漏。比如说,我衣食无忧,每天用不了几个钱,一心弘法就好了,何必贪钱把时间浪费在挣钱上。对个人来说,这么想这么做当然可以。但是,如果印法宝没有钱,建寺院等钱开工,我就要努力赚钱,因为挣钱就是弘法。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同的时空点众生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不在我做什么,而在用心。 以小乘心量学大乘,大乘也是小乘; 以大乘心量学小乘,小乘也是大乘! 《法华经》就是开权显实,三乘归一!学小乘法时,我们无法看破放下; 如今大乘了义心法,看破放下的当下随即提起,因为我们要弘法,“普及于一切”的弘法!这是历事炼心!这是火中生莲! 这是行菩萨道!这是践行愿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1】离四句,绝百非。2】心无所住,无所不住。3】离一切相,即一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