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 发表于 2017-3-10 15:36:05

不可轻视的东西

不可轻视的东西

[*]发布时间:2013-07-01 文章来源:中国佛教故事网 作者: 点击次数:9497 字号:放大 普通
[*]  不可轻视的东西
  佛教说这世间上有四样小东西不可轻视: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小毒蛇身体虽小,奇毒无比。③小王子年纪虽然幼小,具足帝王的权柄。④小沙弥长大以后,能成为佛门龙象。因此我们既不必轻视别人,排挤别人,也无需自轻自贬,能够尊重别人伟大的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者。
  有一天,我们脸上的眼睛、鼻子、嘴巴,突然激烈地对眉毛开起斗争会议。眼睛首先发难说:
  「各位!在我们身体的六根之中,我最为重要,我眼睛为你们欣赏世间的彩色,观看人情的冷暖。如果没有了我,你们将活在漫漫的长夜里,行进间步步陷阱,处处危机,但是这么举足轻重的我,竟然被安放在没有用的眉毛之下,我不服气!」
  眼睛才愤愤不平地说完心中的怨懑,鼻子也站起来抗议道:
  「眼睛大哥!你不要气愤填膺,说到重要,我鼻子才最重要了。平常我鼻子为你们闻嗅人间的香臭百味,呼吸清新的空气。佛经上说人命在呼吸之间,只要我一口气不来,人的生命就如同风前残烛,马上幻灭,但是如此珍贵的我,还不是在一无是处的眉毛之下呢?你们大家评评理,我所受的委屈是不是更大呢?」
  鼻子才说完满腹的牢骚,嘴巴也迫不及待地大声嚷道:
  「两位大哥,你们固然重要,我嘴巴也不是等闲之辈呀!平日我嘴巴要为你们说话,和别人进行沟通;肚子饿了,我要为大家品尝珍肴美味,吸收营养,身体才能健康有力。如果我嘴巴不吃东西,大家马上会饥饿而死,这么重要的我,竟然排在眉毛的下面,你们说气人不气人。」
  你一言,我一语,把眉毛攻击得无法招架,眉毛只好怯生生细声细语地说道:
  「各位大哥!真惭愧!我一无是处的眉毛竟然在伟大的你们上面,我没出息,我应该下来。」
  说完,眉毛就跑到眼睛的下面。大家一看,眉毛在眼睛下面,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不得已,把眉毛又赶到了鼻子的下面,但是鼻子下面镶上两道弯弯的黑眉,非常的不匀称,大家七嘴八舌的交相指责,眉毛不得已又本分地跑到嘴巴下面。这回毫无用处的眉毛终于合乎众意,屈居下风,在五官的最下面。但是大家仔细端详,眉毛不管在眼睛或者鼻子、嘴巴的下面,都显得非常的突兀怪异,最后大家决议说:
  「眉毛虽然没有用,还是让眉毛到眼睛的上面,因为这样子看起来才像个人。」
  这则譬喻告诉我们一天生我才必有用」 ,眉毛看似无用,其实具有挡住汗水侵蚀眼睛的功能,尤其外观上缺少了眉毛,便不成其为人,纹眉业也因此应运而生。眉毛虽然无用,以其无用,而成就人生外表观瞻的大用。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一棵巨大的土地庙神树,把它拿来做棺橔则马上腐朽,做舟船会下沈,做容器会毁坏,做柱子会长蛀虫,如此一无是处的梁蛀树,由于不受人类的青睐,反而因此而免于斧斤的砍伐,而能够绿树成荫,遮蔽牛群。因此,世间上没有无用的东西,无用乃所以成其为人用。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0 16:44:47

(1)如何理解〈回小向大〉无量劫以来,我们把自己这个小小的肉团身,看成旡限的大,给他吃好喝好玩好乐好,造下无边的罪业大如须弥,一旦明白十法界万法都是自己一念变现之时,一切万事万物都是你自己之时,以这颗小我之心,回到大我的本位上,用这一念不断加持十法界,人生的格局一下子从小我的个体上,飞跃融入的大我之中,有了一种对生命内义的全方位体验,这是回小向大。    无量劫以来把六种意识心,当成最大的心,受不了半点委屈,半点伤害,就象呵护一个刚刚出生的婴,竭尽全力的,来满足妄想心的无明的须求,一旦明白里面还有一颗如如不动的真心之时,这种无明妄想,一直被认为大心的小心,一下子回到了这颗遍布虚空法界的这颗真心,无明的觉受开始变的喜悦,内心的阳光开始清洒,柔软音符是心灵歌唱,频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和花共舞,和风低语, 美好的祝愿总会在不经意悄然来到,感受在顺逆间静若处子的安然,你己经回小向大了。    回小向大……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0 16:45:06

(2)如何理解〈回小向大〉无量劫以来!    ……回小向大,什么小什么大,大,是法华楞严吗!小,是小乘法吗!当我满怀激情走进法华世界的时候,一下子惊呆,那是我肉眼无法见到的世界,令我如此的痴狂和迷恋,心灵深处有了一次一次深情呼喊,我爱你法华,我要和你相伴永远,天长地老,永不分离,归宿之路仅仅只有不到半步之遥,我却走了无量劫,悲伤的泪水,在这一夜全部洗劫了我,所有的功过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从那一刻开始我己深深明白,爱你何曾是爱我自己,更是爱整个世界,无量宇宙,大的无外,    小乘法,小吗?我们真的明白吗?一粒微尘里的无量法界,你有过身临其境,一探究竟了吗?在小在小里面都包含着一颗怦然跳动的心心,当我们走进法华心中的时候,里面无量的方便,小乘之法,交罗遍织成一个多彩的法华世界,这仅仅是一种心灵格局的超越,依然渗透在如微尘小的世界里,小乘法依然是心,依然是法华,只要我们明白这颗心,即可以从小乘走向大乘,又可以从大乘走向小乘,随心所欲,来去自由,回小向大,在心。回大向小,还在心。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0 16:46:16

《楞严经》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八还辨见,无非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和成就涅槃的根本,再到第三卷讲的四科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不懂楞严大定,以致轮回;懂得楞严大定,必取涅槃。道理非常简单。再到《楞严经》的中间几卷内容,详细讲解「一念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是整部《楞严经》的重中之重。那么,狂心顿歇,则三缘断,歇即菩提。如来开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是以因同果,二是从根解结。后文殊菩萨受佛敕命,从二十五圣圆通法门中,独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从根本起修、全性起修、速得菩提的第一法门,初机众生必须按照这个法门来修,才能成就。反反复复就是讲这个自性本定,也是一切三昧之王。再到《楞严经》后半部分,讲如何修如何证以及五十种阴魔,仍然是以戒助定、以慧助定而已。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3-10 16:46:34

什么样的人是真佛子?《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平常人平常心 发表于 2017-3-10 19:09:37

顶礼上印下广门清法师!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7-3-10 21:20:40

《楞严经》无非是讲一个「如是我闻」,无非是讲一句「阿弥陀佛」,这点我们要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如是我闻」就是楞严大定、就是法华三昧。

顺顺 发表于 2017-3-10 21:56:22

南无阿弥陀佛

顺顺 发表于 2017-3-10 21:56:43

南无阿弥陀佛

dangjue 发表于 2017-3-11 07:44:12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不可轻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