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莲 发表于 2017-2-20 16:33:28

早晨喝凉开水与温开水惊人差距

早晨喝凉开水与温开水惊人差距2017-02-19 星云大师谈智慧

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星云大师谈智慧”,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关注,请放心关注。很多年以来,流行一个保健观点,早晨起床后喝上一大杯凉开水,认为如此对身体有五大好处:1、补充水分。人在一晚睡觉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早晨起床后喝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
2、防止便秘。早晨喝水能刺激胃肠的蠕动,湿润肠道,软化大便,促进大便的排泄。
3、冲洗肠胃。早晨肠胃已经排空,这时喝水可以洗涤清洁肠胃,冲淡胃酸,使肠胃维持最佳状态。
4、稀释血液。早晨喝水后会迅速进入血液,增加血溶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
5、美容养颜。早晨为身体补水,有助于血液循环,还能帮助肌体排出体内毒素,滋润肌肤,让皮肤水灵灵的。
上述好处看起来似乎很正确很完美,其实大错而特错,它的片面性就跟西方科学观察事物的先天性缺陷是一致的——只关注局部和表面的现象,而忽视了整体与本质,早晨一杯水确实会引起上述一些生理指标的改变,但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从局部看对人的好处。早晨一杯凉水会浇灭初生的阳气。
中医认为,每天都是阴阳交替,不断循环的,人体从凌晨一点阳气慢慢升起,到早晨正是阳气生发、阳火初萌的阶段;而水主寒,性凉,凉水性更寒,这时一杯凉水下肚,会导致人体内水火激战,初生的阳火被水所伤,火对应心脏、血管、小肠等,心火长期被克,日积月累下来,人就会患上心脏病,而这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病,是不可逆转的。治愈的机率很小。
那么,早晨起来到底要不要喝水,应该喝什么水呢?早上起床后千万不要喝凉白开水,要喝就要喝热水,或者是温开水,对于体寒的人来说,建议早上切上几片生姜片,泡在热水里,因为生姜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同时再加上几粒枸杞,是最好不过的。 运动过后喝凉水会炸肺。
最后,再给大家提议,剧烈运动或劳作过后,不要喝凉水,它会伤及脾胃和肺的,还有就是饭前也忌喝凉水或饮料,很多人肥胖的根源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喝冷饮造成的,有关这方面的话题,会在以后分享给大家的。
关于大汗淋漓之后喝凉水,俗语有“炸了肺了”一说,有个故事大家可能听过,说有一个出远门的人长途跋涉,又累又渴,此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屋子,于是他上前去讨口水喝,屋里的老奶奶端来一碗井水,他万分感激刚想喝,老奶奶却往里面撒了一把米糠,转身就进屋了。与师父结缘微信号kxyx168888他对奶奶的行为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当时渴的要命,也就顾不了那么多,就用嘴吹开水面的浮糠,趁机喝一口,就这么吹一下喝一口,直到把水喝完。
   这时,老奶奶又出来了,他请教到,既然你已经给了我水喝了,为什么又要难为我,不让我喝个痛快呢?  老奶奶说:因为你一路跋涉,体内温度很高,而井水又特别凉,如果一下子把凉水喝下去很容易炸了肺,我放把糠就把你喝水的速度减下来,以让凉水在体内有个预热的过程,是为了防止伤到你的脏器。这个人听完后才恍然大悟,于是恭敬恭敬地向老奶奶磕了三个头,千恩万谢地离去了。
  从这个故事你就能看出,我们老祖先是多么地有智慧,也反衬出当下一个很严重的现象,现在所谓很多保健知识,看似很有理由,实际上是在戕害你的身体。
观点:看完之后,有点晕了,谁说的对呀?不清楚!怎么办,找专家,现在的专家,就如同砖头一样多,我觉得还是自己分析吧,最终的结论是:宁可信其有,那就改成清晨喝一杯温开水就可以了!结论得出,心情愉悦!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2-20 17:09:28

所谓藏者,莲花之根,名之为藕。中空外实,实内有孔。中空真心,内孔识心,外实相也。又中空阿也,内孔弥也,外实陀也。正合于楞严一心三藏之论,心经色空不二之理。此理揭示:十方三世、天地万法、有情无情、有相无相、有想无想、生住异灭、大小多少、红黄黑白、是非长短、森罗万象、千变万化,无非一人一念,随缘显现而已。如人在梦,梦境万千,只是梦人心现识变。

dangjue 发表于 2017-2-20 17:35:49

《法华经》多次提到一念成就的问题: “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是人闻法欢喜,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楞严经》中,佛同样是大声疾呼: “当业轮转,当处出生。”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发明便解脱”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何藉劬劳,肯綮修证?”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悟入佛知佛见,即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的真实义,心念一转,心量打开,就能当下转烦恼为菩提,转凡夫的业报身为菩萨的愿身,当下了生脱死超出六道轮回,成为明心见性的大菩萨(分真即佛)乃至等觉。《法华经》真实义归纳为两句话: 一者,「万法唯心所现」; 二者,「即念即佛」。万法皆当人当下一念变现,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一心三藏,彻法源底。你听经闻法、随文入观,明白了什么你就是什么。明白了什么是阿弥陀佛,你当下就是佛!

一月光 发表于 2017-2-20 19:05:50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如是我闻万法皆成,宇宙万法一念变现。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阿弥陀佛万法归宗,华开莲现,即因即果,一念信解如来藏。蒙佛授记,圆教大法,圆融,圆满,圆通,圆证!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7-2-20 19:55:05

修行若真把佛在《大乘妙法莲华经》所讲的十个如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真搞懂彻底觉悟了,不要只是落在口头禅,那我们就真得到受用了。

xw3549 发表于 2017-2-21 14:09:05

能传承下来的都是经验;能让人信服的都是真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2-21 15:17:16

当你读懂法华、楞严经时,讲万法平等都是废话!都是一个东西,谁跟谁平等啊!!?你我他是一个人,爱、恨、情、怨都是自心取自心,自已跟自己捉迷藏,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就不会有脾气了!因全是跟自己啊!!贪、嗔、痴、慢、疑也没有了!妄想分别也没有了!烦恼当即菩提!因统统是自己的心,才是真念佛!当下即是楞严大定,如来大定,无有不定时!一心三藏是法华三昧,当下即是极乐。   恩师开示:楞严经中说到;自心取自心。如果能明白这句话,生活将没有疑惑。一切的物质、人、事都是你自己啊,都是你当下一个念头变现的。就好比做梦的人,梦境中的一切如此真实,我们会哭会笑,但你在梦里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由做梦的人念头所变现的,也看不到做梦的人。那么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也亦复如是,梦里的茶杯是你念头变的,梦里的桌子是你,梦里的陌生人是你,一切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当你遇到为难你的人和事,你一想这就是我啊,你自己为难啥自己啊!当你明白一切山河大地都是自己的时候,你的心量就会扩大到此,如果你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你自己的话你就会拥有整个宇宙的心量!佛跟人不同的就是人只承认这个手指头是自己,每天只看到这一寸,为这一寸盘算来盘算去的,而佛明白整个宇宙是自己于是得大自在!谁要是明白了自心取自心这句话,我告诉你你就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不是我说的,是佛经里说得!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2-21 15:17:55

《楞严经》讲述的如来藏真理——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 天地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已!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2-21 15:18:15

       我们要自己管住自己,不能把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交给莫名其妙的人,佛在经上怎么讲啊,不能亲近痴眷属,眷属都是愚痴的,往往用一种慈悲的眼泪,障碍我们成道。因为这个问题在我们修行中非常敏感。深重恩爱,何深何重,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底啊!大丈夫不是好当的,唐朝皇帝李世民都老老实实拜倒在出家人的脚下,皇帝、国王、将军元帅不能称大丈夫,只有出家人才能称大丈夫,你以为大丈夫好当啊?但是我这个出家人,包括出烦恼家,包括明心见性的菩萨,那是真正的出家人,要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我们这个挂牌的出家人,显得更为重要,好好的想一想,我们怎么样才能不愧为一个出家人的称号。出家人穿的这个袈裟,就是人天师表,所以要发大心,要成就自己,要帮助众生。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2-21 15:18:34

      1、从说法历程看,《法华经》《楞严经》为世尊“久后、真实”之说、堪为临终遗嘱。当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49年,共分五个阶段,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前四个阶段,都是【于一乘道,随宜说三】,最后8年才【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佛陀明确开示,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即开示众生悟入佛知佛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在临终遗嘱中,特别嘱咐弟子“依法不依人,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义法”。由此可见,诸佛出世本怀,就是要众生依《法华经》《楞严经》究竟了义之法,明达宇宙人生真理。          2、从法理法义看,《法华经》《楞严经》开权显实、彻法源底。《法华经》《楞严经》形式上是两部,实质是一部。《法华经》高度概括《楞严经》,《楞严经》详细解释《法华经》。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开示宇宙人生、天地万法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大假合;既然都是四大假合,为什么表现形式森罗万相?——非同非异;什么原因导致“非同非异”?——随心应量;“四大”究竟从何而来?——心现识变;谁的心所变现?——既是你心、也是我心、也是他心;大家的心是什么关系?一切万法是什么关系?——千佛一如,万法一念,一心三藏。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即为明心见性。          3、从文字表相看,《法华经》《楞严经》最具思辨性、逻辑性。《法华经》《楞严经》之前佛所说诸经,多以平实的铺陈、描述、讲故事为主,告诉我们修学的基本常识、理论和方法。通教禅宗《金刚经》等般若系列经典之时,思辨色彩渐浓;至别教华严宗之时辩证思想虽很丰富,但是佛陀对见道菩萨所说,多为铺排宣示,无需推理论证;到《法华经》《楞严经》之时,则极尽思辨之能事,辩证思想的丰富性、阐述论证的系统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均达到顶峰。从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到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到三如来藏、三种相续,通过假设、推理、边破边立、边立边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透过现象看本质,虚妄之中悟实处,把宇宙人生真理一步步开示出来。尔后二十五位菩萨略说圆通、文殊菩萨拣择圆通,由此入乾慧地、五十五位妙菩提路,再谈七趣、辨五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之严整、逻辑之严密,在世法和佛法经典中无与伦比。可以说,佛法辩证思想,在这里最成熟、最完善,也最能代表佛之正法。因此世人常说,“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糠书”。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早晨喝凉开水与温开水惊人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