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才是更重要的眼睛
心,才是更重要的眼睛2017-02-19 佛法满人间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630n3e7gdOI5VjclzHf573eAic0hxSEscI0TaHteZyk55jd9zmLlhgTyLe42nsIMZcFLa7cyxYBdukEQtibsnfVw/640?wx_fmt=jpeg有智慧的心,才能明白自己;有智慧的心,才能认识世界;有智慧的心,才能洞察一切;有智慧的心,才能预知未来。 ——星云大师
孔子曾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属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颜回在为孔子煮粥,忽然发现有块脏东西掉进了锅里。于是他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准备丢掉,可是又觉得丢掉未免可惜,毕竟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于是就把它吃了。
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颜回立刻为自己辩解,听了颜回的解释,孔子才明白是自己没有弄清楚事实,冤枉了颜回,于是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630n3e7gdOI5VjclzHf573eAic0hxSEscWKp9TIicryMBiajHE375qFKaVTWIFNwTTFeQ87iaKPnGwrKvymECbA4IQ/640?wx_fmt=jpeg
就算是我们自己的眼睛,有时候也会欺骗我们。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相信眼睛看到的一切,因为一切远不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
一个小和尚跟着师父下山化缘,走在路上时,老和尚从泥土中捡起一块石头,小和尚觉得奇怪:“师父,你捡石头做什么?”
师父回道:“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这石头里面包着美玉呢!”话音刚落,就看见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师父领着小和尚来到溪边,将石头放进水中冲洗,不一会儿,小和尚就看见石头上隐约露出温润的白色。
来到山下后,师父找了一家玉器店,然后让工匠师傅将美玉磕了出来,并当场雕刻出一尊精美的佛像。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630n3e7gdOI5VjclzHf573eAic0hxSEscZ9Z0BMwHkibnO4k0KTXbnZzkVesVsSliaKFjcM4NnZpkRCtnskhGfy5Q/640?wx_fmt=jpeg
小和尚此时对师父很佩服:“师父,您真有慧眼,石头上都是泥巴,你就能看出里面藏有美玉。”师父听后,笑着说:“慧眼源自慧心,慧心源自学习和修炼,倘若不了解璞玉的知识,我也不会发现这块美玉的。其实,你也是一块美玉,只是你的慧眼和慧心还未挖掘出来罢了。”
圆顿行人在见道位所见之真如本性与在证道位所证之真如本性无二无别。如人在暗,忽见明灯,岂有背转之理?紧趋百步,明灯在手,其所见之灯与所把之灯岂是二灯?故圆顿大教不愁修证,但愁不悟。非是前七方便悟后起修、解行并重所可伦比。何以故?圆人解悟,以面对灯,见光之时,并见于灯。故直入果地,不受委曲。前七方便,以背对灯,或侧对灯,但见于光,而不见灯。由其盲修瞎练,纵经历劫,亦难成就。
当你读懂法华、楞严经时,讲万法平等都是废话!都是一个东西,谁跟谁平等啊!!?你我他是一个人,爱、恨、情、怨都是自心取自心,自已跟自己捉迷藏,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就不会有脾气了!因全是跟自己啊!!贪、嗔、痴、慢、疑也没有了!妄想分别也没有了!烦恼当即菩提!因统统是自己的心,才是真念佛!当下即是楞严大定,如来大定,无有不定时!一心三藏是法华三昧,当下即是极乐。 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 《法华经》多次提到一念成就的问题: “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是人闻法欢喜,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楞严经》中,佛同样是大声疾呼: “当业轮转,当处出生。”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发明便解脱”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何藉劬劳,肯綮修证?”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悟入佛知佛见,即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的真实义,心念一转,心量打开,就能当下转烦恼为菩提,转凡夫的业报身为菩萨的愿身,当下了生脱死超出六道轮回,成为明心见性的大菩萨(分真即佛)乃至等觉。《法华经》真实义归纳为两句话: 一者,「万法唯心所现」; 二者,「即念即佛」。万法皆当人当下一念变现,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一心三藏,彻法源底。你听经闻法、随文入观,明白了什么你就是什么。明白了什么是阿弥陀佛,你当下就是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楞严经 . 卷四》关于对【自然心与生灭心】精辟开示。 三是,就是指的外道的自然,外道的自然是妄想的自然,认为太阳、月亮、山河大地、刮风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刮风下雨、山河大地不是自然,是因缘所生法,是因缘变现出来的法。这个【自然】,可惜被外道抢先一步占领阵地而提前下手盗用了,所以佛没办法,把这个【自然】改成了【自性】,改成了【真】。圆教压根讲,就没有自然、没有因缘,是非因缘、非自然,但无分别不妨分别,强词夺理有了个【真真如性】,它可以随缘变现为【自然】,随缘变现为【因缘】,这才叫真正的自然。可以再进一步分析:把【拳头】比如【自然】,把【手掌】比如【因缘】,代表十法界万法。《法华经》《楞严经》没有什么自然、因缘之说,强词夺理为一个【自然】,即【真真如性】,是【非因缘、非自然】。我们眼见【手掌】,心当下就见到它是个【拳头】,【因缘】当下就是【自然】,叫【非因缘】,可毕竟是【手掌】,又是【非不因缘】;我们眼见【拳头】时,心当下就见到它是个【手掌】,所以【拳头】这个【自然】,当下就是【非自然】,但它毕竟又是【拳头】,又是【非不自然】 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寂而常照,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明真心现一切万法,能现一切妙有之性质。自古以来,众口一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圆教」代表作——《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从「非空非有」二门而入,但是这个「非空非有」是「遇有说空,遇空说有」。它把八大次第圆融为一体,叫『一心三藏』。 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成就。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前提你能正信佛法,听懂了,深信不疑。妙不妙啊?诸佛都在赞叹《法华经》这个「如来藏」心地法门微妙。「微妙」就微妙在「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越是真理越简单;「微妙」就微妙在明白这个道理当下解脱、当下成佛。三世诸佛就是守护《妙法莲华经》,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 入佛知见: 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死的只是肉体的转化,而“灵魂”(第七识)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 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 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如人在梦,梦里境界万千,无非一梦人心现识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入佛知见。三世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学佛从入佛知见开始,如果没有佛知佛见,所有的修都是心外求法,盲修瞎练,去佛远矣! 佛知之见就是《楞严经》说的“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根本就没有妄想。所以《楞严经》的观念是没有妄想。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有两种观念:我有病,我去治疗;或者,我根本就没有病。根本没有病的思想就是《楞严经》的思想,就是妄想本来就没有。 在本经当中佛陀会用很多很多的方式,用七个处所,有七番的说明,来说明妄想本来就没有,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懂得了无分别, 之后, 不是不能分别 关键是要能‘’不住分别‘’。就好像, 其实我们都知道娑婆世界是一场梦, 然后呢?就什么也不做了吗? 不是,知道是梦的当下, 这场梦就是真的。 所以我们要 大做梦中佛事。
页:
[1]
2